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学生为何要恶搞杜甫?

http://www.CRNTT.com   2012-03-28 13:26:31  


 
对“杜甫很忙”别上纲上线

  2012年03月27日08:39光明网 宛可欣 评论作者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俨然成了微博红人。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被一些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诗圣杜甫知道千年之后,自己会以“coser”身份而爆红网络,想必别有一番滋味。作为全民恶搞的对象,杜甫不是第一个,前面还曾有雷锋、罗玉凤等各色人等。这些人物身份地位甚至连生活年代都不同,但都成为网民恶搞文化消解的对象。恶搞无关乎“破坏圣贤形象”,更不必牵涉到“考虑历史地位”这样的大是大非高度。恶搞无关原则。

  杜甫很忙,这倒不假。在网友涂鸦的杜甫画像里,杜甫简直“无所不能”,时而成为送水工、机枪男、骑自行车的人等;时而又变成各种动漫形象,海盗路飞、宠物小精灵、火影忍者等等,总之喜感十足。而网友恶搞的初衷并非是“因诗圣而恶搞”,一位学生的即兴发挥引发了众网友的“恶搞念头”,仅此而已。网友在涂鸦之时,甚至只是将杜甫的画像当做了一个“素材”而已。

  “为了画杜甫,课本都脱销了”,这次的恶搞潮流似乎更加汹涌和持久。而在课本上进行涂鸦,想必肯定有读者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笔者便是见到课本插图便进行“创作”。打发无聊时光也好,青少年的好奇心作祟也好,总之这样的涂鸦只是一种青年学生课间生活的一种乐趣。至于说“破坏诗圣形象”,笔者当年可是真没那么讨厌画像中的人物,只是将其当做创作的“素材”而已。

  而历数网络上的“恶搞潮流”,从罗玉凤到雷锋再到杜甫,网民只是刻意将名人、古人的画像和图片进行了夸张,从而造成一种“违和感带来的幽默”。在一个开放的网络中,这样的恶搞是正常的,甚至是正当的。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恶搞释放了许多上班族、青年学生等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压力。恶搞也是一种带给人正面力量的网络文化。

  至于说杜甫草堂的工作人员呼吁“不要恶搞诗圣,要尊重他的身份”,纯属反应过激了。网民只是将杜甫画像当作了恶搞的素材,并不涉及对杜甫本人的任何贬损。甚至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扩大杜甫在现在学生中的了解度,以及让成年人回味杜甫的生平文章,都有种“剑走偏锋”的积极作用。所以,对于“杜甫很忙”不必上纲上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