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以培育中产者为目标构建福利制度

http://www.CRNTT.com   2012-03-06 09:13:45  


 
  2.人力资本投资优先

  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中低收入者向上流动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条件。只有推行人力资本投资优先的社会福利政策,才有可能有效避免传统福利国家和新自由主义模式各自的缺陷,走出一条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人力资本投资是宏观经济政策首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它将有效地避免经济政策仅仅关注短期的就业和物价的弊病。而沿袭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将财政和货币的紧缩与扩张作为稳定经济、增加本国居民社会福利的主要手段,不仅显得远远不够,而且往往出现政策失效。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不可能因政府善于利用凯恩斯主义政策而有效地提升,但却离不开人力资本政策。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说,中国当前处公共产品系统性短缺的阶段,在整个政策基调上,应当是增加公共产品投入,大幅度增加社会福利的时期。但考虑到新时期全球化的因素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国可以避免西方福利国家和新自由主义时期的弯路,直接以人力资本为主,来设计整个社会福利制度。在既定公共支出条件下,要更多地向人力资本投资倾斜。与传统的福利国家模式相比,避免了“养懒汉”的消极因素,是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与新自由主义模式相比,其带有更多社会平等的理念,也是调动人们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福利政策。

  中国实行人力资本投资优先的政策,是将宏观经济政策与社会福利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找到最佳切合点,将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培育中产阶层上,实现富有活力和竞争力、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从公共产品供给上,要优先大幅度提高教育和技能培训、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3.注重新兴就业机会的创造

  新兴就业机会的创造,也是宏观经济政策与社会福利政策的结合点,是促进平等和积极社会流动,产生新中产阶层的重要途径。西方福利国家时期创造出的成就,主要在于增加了数量庞大的管理层、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服务岗位,这些岗位取代了传统的蓝领就业岗位,才发育出规模庞大的中产者阶层。

  在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中,货币的扩张和紧缩所带来的就业率变动,并未考虑结构变动和产业升级的因素,所以并未考虑新兴就业机会的问题。在经济转型的新时期,不考虑新兴就业机会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上已经过时。这里说的新兴就业机会,是指经济结构升级带来的新就业机会,或者说是新兴就业岗位的创造。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将面临较长时间的就业压力。奥巴马刺激经济的新政,主要的着力点并不在传统产业就业岗位的创造,而是低碳经济、物联网等新兴就业机会的创造。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是持久的压力。在整个福利制度安排上,要关注传统就业岗位的维持,但更应面向未来,十分关注新兴就业岗位的创造。由于劳动力供给即将出现拐点,随着低技能劳动力无限供给局面的消失,“蓝领”就业问题会大大缓解,“白领”岗位的创造将成为主要矛盾。中国新兴就业机会的创造,需要针对大学生等高潜能社会群体就业难的问题,打破公共产品领域的行政垄断,创造出更多容纳中产阶层的就业岗位。

  改革路径之一:在石油、电网、民航、电信、邮政、铁路等领域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让民营经济畅通无阻地进入这些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做大规模,创造更多的新兴就业岗位。

  改革路径之二:在科教文卫等公共产品领域打破行政垄断,推行供给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该领域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源泉,国家科技创新等软实力都将体现在这一领域规模的扩张。该部门的扩张是新兴就业岗位产生的重要途径。在这一领域,如果靠财政包下来的做法,永远也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如果打破行政垄断,即使达到发达国家一般的水平,就能够创造出5000-8000万的新兴就业岗位。

  上述两条路径的改革,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新兴就业机会的问题,还可以兼顾解决农民工群体能力不足的问题,二者可以结合起来解决。公共产品领域的放开,使得国家更加有条件、有能力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充裕的公共产品,从而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