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仇长根:九二共识是“定海神针”

http://www.CRNTT.com   2012-01-31 00:24:40  


 
  九二共识是国共两党大智慧、大战略的结晶

  1949年国民党迁台后,两岸关系有30多年处于相互隔绝、互不往来的状况,当时也没有可开启接触交往的时空与条件。30年后的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同日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其对台湾的影响巨大。尽管当时台湾仍处于戒严期,但台湾民众还是透过各种管道,瞭解到大陆正释放出富有善意、诚意的希望缓和两岸关系的资讯。1987年蒋经国在台湾民意的强烈推动下,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紧接着台商开始赴大陆投资寻求发展,之后两岸各个领域的交流逐渐展开,一发而不可收。此时,两岸民间涌动的巨大推力,人民的力量已无法阻挡,台湾民众从心底里急需要改变长期紧张、扭曲、不正常的两岸关系。

  从1987年至1992年的五年里,两岸民间经贸、人员交往已有一定的基础,随之衍生出的各种问题也浮上台面,两岸当局为此摸索如何创造条件,更加方便两岸民间的交往正常开展,并为此作出不少努力,出台了相关政策。但由于两岸严重的政治对立,双方缺乏互信,官方没有任何实质性接触,更谈不上协商如何解决民间交往中的实际问题,使得交流停留在刚起步阶段,规模不大,障碍不少。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此时国共两党都“以人为本”,希望启动两岸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故1991年3月台湾方面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10月大陆方面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作为两岸官方无法直接协商谈判的白手套,目的以两会为平台,打开僵局,展开协商,推动交流,解决两岸民间交往交流中遇到的困难。这段时间里,国民党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的立场,显示出国民党理智的原则性、爱国的民族性。同样,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发展经济,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因此,国共两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由于国共两党在一个中国的政治内涵上长期存在的严重分歧,根深蒂固,错综复杂,难以解决,双方对代表中国主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是“中华民国”,各自定位,没有交集,尖锐争锋。这样的分歧,使得两岸关系不可能走得顺畅,两岸经贸、文化等各种交流常受到这一政治因素的严重制约。即便有两会接触,也仅限于民间性、事务性、经济性范围,只要一碰触政治问题就会“搁浅”。在这种情形之下,两会于1992年赴香港进行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的九二共识,这个共识的最关键点,是把“一个中国原则”与“一个中国内涵”分开处理,先就“原则”取得共识,暂时搁置“内涵”分歧。双方的本意是,从两岸现实和大局出发,立足当前“抓机会”,求同存异“向前看”,可谓创造性模糊。这段历史充分说明:1992年10月在香港举行会谈达致的九二共识,是国共两党运用中国人的大智慧、大战略的结晶,它顺应了历史向前发展的滚滚潮流,符合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得到广大台湾民众的肯定与支持,这就是九二共识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现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