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无就业复苏 中国需要警惕严防

http://www.CRNTT.com   2009-12-15 10:41:33  


要对“无就业复苏”保持警觉
  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讯/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明年将继续保持现行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正是依托这一系列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更快实现了V型反转。

  经济导报发表记者王迎波文章表示,在经济数据一片向好之时,我们还需注意,政府的工作目标除了实现经济增长以外,另一项就是实现充分就业。由于经济刺激政策的“边际递减”效应,当政策力度过于集中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不是一般的劳动密集的产业和广大民营中小企业时,其效率就难以最大化地发挥,出现“无就业的经济复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文章分析,“无就业复苏”将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目前在中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伴随着“无就业”的经济增长,资本和土地两大生产要素的禀赋收益权将大大增加,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小,就业增长的弹性越来越低,劳动者将难以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增加,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无就业复苏”亦无法拉动内需,使经济失去内生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是,就业是根基,就业、收入、消费、增长之间是不断正向强化的循环圈。失去了这个根基,内需则无从启动,经济内生动力也就无以为继。

  更为严重的是,“无就业”的经济复苏由于无法积累人力资本,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中国的稳定和持续竞争力。

  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避免可能会出现的“无就业复苏”或“无就业增长”现象。“保增长”和“促就业”之间需要设计有效的协调激励机制,来保持两者正向促进的弹性关系。

  文章称,至于预防的“药方”,我们可以进行大致的梳理:

  首先,在政策上引导资本流向能够产生更多就业的行业,降低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高门槛,释放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力和对就业的吸纳力。

  其次,促进第三产业的大发展。这是一条根本出路。我们看到,过去几年,劳动力市场上同时出现过“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两个矛盾的现象,其本质就是就业市场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强,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最后,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工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和救济制度。提高收入是为了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完善保障体制,则是为了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