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驻京办” 凸显大政府弊端

http://www.CRNTT.com   2009-07-09 11:00:10  


“驻京办”似乎已经与腐败产生了某种固定联想
  中评社香港7月9日讯/资深评论员张忠文今天在《大公报》发表文章——“驻京办”凸显大政府弊端。作者认为:“驻京办,在办了一些正事、好事的同时,也干了不少丑事、孬事,总账算下来,只能说得不偿失、弊大于利。” 文章内容如下:
 
  资料显示,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管理协调的副省级以上驻京办共52家,各地市驻京联络处520家,县级和企业的驻京机构约5000家,再加上乡镇、各种协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驻京办,总计已超过万家。这些驻京办年开支总计约百亿元(另说约千亿元)。

  林林总总的驻京办,建立初衷是好的:加强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联系;及时了解、收集政策信息;接待本地、本部门进京人员;争取中央的资金和物资,争立中央控批的重大项目;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招商引资;近年来更增加了一项硬性政治任务:“劝返本地上访者,维护首都安定”。

  但实践证明,这些驻京办,在办了一些正事、好事的同时,也干了不少丑事、孬事,总账算下来,只能说得不偿失、弊大于利。

             杜绝“托门子”“找关系”

  毒化官场风气。现在尽人皆知,办成一件稍有难度、需人审批的事,光指望“公事公办”是难乎其难的,保险而又便捷的路径是“托门子”“找关系”。而驻京办则是这种恶劣风气的推波助澜者──开宗明义,它的头号任务就是“拉关系”,尽量建立与中央各要害部门关键人物的密切关系,为日后办事打好铺垫。于是,各驻京办竞相攀比,奢华之风盛行,纷纷建造“五星”酒店,特设超豪华的“总统套间”;于是,“陪搓麻、陪歌舞、陪洗浴”成了驻京办的连台戏,“三步四步全会,一斤两斤不醉”成了驻京办工作人员的基本功。

  扰乱经济秩序。各地驻京办不但开办有地方特色的饭店、餐厅,还兼营商贸、房地产,是典型的“官商”。这样,赔了钱由当地政府兜着,轻易垮不了(山东潍坊是个例外。潍坊派驻京沪深等地共11家办事处,到2008年底有两家已累计欠债2000多万元。当地政府幡然醒悟,于2009年初全部撤销),而其盈利则进了当地政府的小金库。站在这样一个只赢不亏的平台上“与民争利”,显然是违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的。

  腐败温床。“跑部钱进”是驻京办的本质特征,“请客、送礼”是两件经久不变的法宝。当然,客怎么请、礼怎么送,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但无论是现金还是存折,是婚资还是奠仪,是古玩还是名画,是香车还是豪宅,统统定性为贿赂,绝不会有误伤、有冤情。正由于此,“整顿驻京办”才成了中纪委和监察部2006年四大工作之一。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