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 
美国人的中国观

http://www.CRNTT.com   2009-03-11 08:34:35  


 
  1972年之后的政治,变与不变

  20013是一个庞大的数字,6860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对于一个读者而言。下面以政治、经济和文化为主体的采撷,只不过是关键年份,1979、1984、1997、2003和2008年间一些代表性报道的复述。不过,这些报道却颇能看出《时代》周刊中国报道在视角和语言姿态上的变迁。

  “最初,我们就像到了另外一个星球。”1971年,经过了20多年的隔绝,美国乒乓球队到中国开始“乒乓外交”。《生活》杂志香港分社社长约翰•沙尔和摄影记者弗兰克•费希贝克随同乒乓外交的美国队来到中国。这是沙尔的感想。

  这篇4月26日发表的《两个竹帘之后的目击者》,首次向与中国隔绝多年的美国人描述了职业记者眼中的中国。沙尔的叙述,今天听来就像一场梦幻。“我们看见了一个非常团结而有序的社会和国家——总体上是某种程度的贫穷,但是绝对没有悲哀,没有饥饿。”而费希贝克的回忆更加浪漫:“无论在哪里,人们都非常温情,健康,圆脸,玫瑰色的双颊,白色的牙齿。……他们明显地非常幸福。”

  1972年3月6日的封面报道《尼克松中国历险记》显然被无法得到内幕消息所困扰。主文中充斥的是对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猜测与怀疑。

  这之后的《时代》周刊报道,都聚焦在中国高层政治的起伏和变动,幷且忧心忡忡地看着美国政府在这之间进退失据。一直到1979年1月1日邓小平成为了年度人物。在这篇题为《新中国的远见者》中,大量篇幅描述的是中国人融入世界的渴望与焦急的步伐,“他们正在抛弃掉许多旧的意识形态包裹……毛时代神圣的自力更生和不靠外部资源原则一去不复返了。”对中国的瞭解依然停留在表面上,在名为《超越孔子和功夫》的报道中,记者记流水账似地告诉他的读者,中国不再是蒋介石或者小脚太太的时代了。它的疆域、它的人口、它的民族构成,以及它的基本历史。他很震惊地写道,中国居然复活了100多年前的口号。一个年轻人问:为什么西方国家小而强,中国大而弱?答案是因为中国人精神强大而西方瞭解实用知识。因此,“洋为中用”。

  1989年的《时代》周刊,是以中国为封面最多的单个年份。5个封面故事,一个个都聚焦在意识形态上。

  1997年,整个杂志对中国的报道几乎只关心两件事情:邓小平逝世,江泽民是否能够巩固中国,将之带向发展的新高峰?香港回归,许多人去了加拿大、英国、美国,它的未来前途如何? 邓小平逝世,3月3日,封面报道是《下一个中国:邓的继承者能够把中国变成一个世界可相爱的超级大国吗?》,这篇向邓告别的主文写下了邓的4句话,留下了一个问号:“致富光荣”,“改革开放必须坚持100年不动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它提问 :“不管是对国中之人,还是对美国和其余的世界,下一个中国的地貌仍然是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号。”

  2003年5月12日,一篇题为《中国失败的医疗系统》,撇开了众多的关于政治问题的争论,探讨中国农村医疗体制的问题。记者在结尾中写道:“《工人日报》批评(陕西某地放鞭炮逐病)说‘这种散播迷信的方法是另外一种灾难,会打扰和伤害人民’。而真正在伤害农村人民的,是缺乏一个能够照料他们的医疗系统。”

  从2005年开始,美国突然对中国的亚非拉外交敏感起来。2007年1月22日,集此类报道之大成的封面《一个新王朝的黎明》出现。其中以大量篇幅描述中国在缅甸、泰国、安哥拉、委内瑞拉的诸多资源开采行动。一位专家说,“中国不会自己这么说,但是在他们心里,我想他们相信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但是,文章的主旨,却在于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一种观点认为,不管如何,中国的崛起依然是和平的。中国幷没有挑衅其他国家的主权,也没有陷入对外侵略。……但是一些观察家依然恐惧中国与西方的对峙恐怕还是要变成现实,那就是中国国防部队的现代化和台湾海峡的战争阴影。”作者幷不担心这个问题,他认为,中国只是想要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已。“在这个世纪里,美国的权力相对要衰弱,而中国将要崛起。这个蛋糕,早就在烤了。”

  2008年的奥运会显然没怎么引起《时代》周刊的关注。对于奥运会本身的报道幷不太多。一方面,2008年8月28日的报道是《任务完成,现在怎么办?》;另一方面,在《邓后30年》中,专栏作家迈克•艾略特写道:“想想,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带着他们的好和坏,美与丑,重新加入了人类发展的主流,而之前的几个世纪,他们一直站在旁边。……这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故事。这是我们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不仅是中国的。而这,是邓的遗产。”

  在关于中国的政治报道中,《时代》周刊一直仿徨在欢呼与忧郁之间。权力的交转、民间的兴起、公民的形成,都是它的话语。但是几乎没有一年,《时代》周刊不以民主、自由、社会主义这样的字眼为标题报道中国,幷且几乎全为负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