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经访谈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美对华政策大调整之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18-07-05 00:43:25  


 
  特朗普政府2017年12月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要反思和改变美国长期以来的对华政策。报告指出,“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对华政策都是基于一种理念,即支持中国崛起和纳入战后国际秩序,将使中国实现自由化。但与美国的愿望相反,中国以牺牲别国主权为代价来扩张自己的实力。中国在世界上传播以腐败和内部监控为特征的专制体系,并且正在建设仅次于美国的强大军队。”①其实,早在2015年,美国著名智库对外关系理事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就出台了一份题为《修正美国对华大战略》(Revising U.S. Grand Strategy Toward China)的报告,指出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试图使中国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做法是错误的,这一做法“对美国在亚洲的首要地位产生了新威胁,而且最终将在全球对美国的权力形成挑战”,“华盛顿需要一个应对中国的新的大战略,其核心是平衡中国国力的崛起,而不是继续帮助中国崛起。”②但这一次特朗普政府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是美国在官方文件中首次强调了这一思想,因而具有标志性意义。

  二是中美实力快速接近。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以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各方面研究,如果中美两国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未来15至30年,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将大幅缩小,并在一些领域赶超美国。在经济实力方面,预计到2030年左右,中国GDP将超过美国;在科技实力方面,预计2050年左右,中美将并驾齐驱,在一系列重大技术上互有领先;在军事实力方面,估计美国在2030年前后仍将对中国保持较大优势,但随后其战略优势减少,到2050年前后,美国对中国可能将不再占有较大优势。中美在实力上的快速接近,深化了两国间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增加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焦虑和疑惧。

  三是美国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误读。

  近年来,中国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以及提供更多国际公共服务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南海岛礁扩建工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建立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等。但美国在心理上对此难以接受,并将其视为中国崛起挑战美国霸权、与美国争夺势力范围并试图将美国赶出亚洲的行为。

  特朗普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就指出,“中国在周边的一系列进取动作,包括南海岛礁建设,威胁到自由贸易、地区稳定和其他国家的主权。中国快速的军事现代化旨在限制美国进入该区域”。“印太地区国家呼吁美国发挥领导作用,集体对抗中国,以维持尊重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地区秩序。”③再比如,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本意是要发挥自身经济优势,带动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的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而且中国在“一带一路”问题上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与这个倡议。但美国方面对此一直抱有怀疑态度,认为“一带一路”旨在扩展中国势力范围,中国主导建立亚投行是要取代美日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