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经访谈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重磅专访:刘兆佳论遏阻港独

http://www.CRNTT.com   2016-05-09 00:22:17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兆佳(摄影:范颖微)
 
  未来一两年政治斗争仍然激烈  政治分化达到巅峰后或可重归理性

  刘兆佳表示,“港独”成为议题的机会很小,不认为届时会有多数候选人打着“港独”旗号。但部分激进反对派候选人,会不同程度的用“自主”、“自决”、“更高度自治”等作为政治口号。然而,很多时候这些口号,凝聚了部分香港人对于现状的不满,因此借机投选票给这一类候选人,以此更清晰和强烈地表达不满,并要求中央和特区政府做出改革,甚至人事变动。

  “打着‘港独’旗号的人士得到支持,不是因为有成功的可能性,而是给部分存在不满的人士提供了表达渠道。”刘兆佳认为,社会的政治分化,未来会到达巅峰,巅峰以后,最好的情况是出现“物极必反”的状态。

  “社会极度分化后,会出现某种反弹,理性与务实回归。香港民众会认为不能再这样乱下去,但此情况一两年之内不会出现。香港始终大部分人都是理性、务实,而稳定就显得相当重要。香港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商业社会,始终存在着相当的理性成分,不然香港的商业社会无法运作。这此情况下,只是等待一个时间,当各种各样的斗争到达某种地步,已经不单对香港不利,更对市民不利之时,人们的危机感才会大幅上升,社会才会重归理性务实。届时,斗争的程度会减低,市民不会去支持过激的政治行动,但未来一两年,政治斗争仍然激烈。”刘兆佳说。

  “港独”没有主客观生存条件

  刘兆佳强调,“港独”根本没有主客观的生存条件。主观上,有一批年轻人,排斥与内地联系,反对普通话、简体字,反对国民教育,甚至不喜欢内地资金和人才进入香港;不仅是因为怕竞争,而且是怕香港的经济被内地进一步控制,“甚至认为内地财团和香港的财团会双双勾结”,对中下阶层进行“压迫”。在此情况下,认为解决这些威胁的方法就是搞“独立”,“自决”,或寻求“更高度自治”,但是这样的想法,是不存在主客观条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