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经访谈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谢宝富:中国农村的劣质自治和底层塌陷

http://www.CRNTT.com   2010-12-17 11:49:26  


  中评社北京12月17日讯/冷静观之,被誉为中国民主“初啼”的村民自治实质上是一个人才队伍封闭、凝固的“死”系统,同时,村民自治还是一个资源封闭、效能低下的管理系统,此外,从乡村关系的角度看,村民自治还是一种纵容腐败的体制。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的登载谢宝富文章“中国农村的劣质自治和底层塌陷”如是说。详细论说如下:

  “东方专制下的小农是口袋里的马铃薯,虽被装在一起,彼此却并无联系。”马克思的这番论述虽然深刻,但也忽视了传统中国农村小农之间一个重要的联系纽带——宗族。在毛泽东时代,宗族作为封建的东西被彻底砸烂,但毛泽东在剪断宗族这一纽带时,不仅没有让小农彻底走向分散,反而将其空前严密地组织起来,建立了政、经、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人民公社解体后,一段时间内农村底层出现了无公共组织的状态,此时的农民才真正成为“口袋里的马铃薯”。

  可是,农村底层的公共事务并没有因为人民公社的解体而消失,所以在人民公社转型为乡镇政府的同时,还须重建公共组织来管理村级事务。那么中国为何选择的是自治组织而非政府组织呢?首先,十年文革使中国经济濒于崩溃,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囊中羞涩,又需集中财力搞经济建设,若在村级建立一级政府机构,国家财政确有困难,实行自治,除了少量财政补助外,政府别无财政负担。其次,当时的中国刚从文革中走出,民主热情高涨,理论及实践界都弥漫着崇尚民主的新鲜空气,大家都乐于认为,村级民主可训练农民的民主素质,有利于中国未来的民主改革与政治发展,同时村级建立自治组织还有利于抗衡基层政府的强权,有利于农民权利保障。

  在今天看来,财政包袱是被基本甩掉了,但民主训练与制衡强权的目标则远未实现。由于民主环境和制度设计上的诸多漏洞与不足,中国村民自治选举乱象丛生,村民选票的力量相当有限,在许多地方选票既不能用来选择好的候选人、好的政策方案,也不能用来教训当政者、迫使其兢兢业业为村民。不少村庄选来选去都是那几个“万年青”,即使偶换新人,村民对他好像也不抱什么希望,用村民的话来说,就是“条条蛇都咬人”,“谁当选不都是想捞一把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