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两岸双向交流三十年 践行者吁珍惜

http://www.CRNTT.com   2021-08-12 00:03:52  


资料图片:1991年8月20日,曲折、庄仲希抵达台北,范丽青、郭伟峰到机场迎接。曲折(右一)、庄仲希(右二)、范丽青(左二)、郭伟峰(左一)在机场合影
 
  郭伟峰感叹说,1991年到1995年,这是一个由两岸新闻人唱主角的火红时代,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实现与拓展不仅推动两岸关系进一步缓和,还为两岸官方与民间的双向交流全面启动打开了大门,两岸关系交流合作新时代的大步伐随之到来。此后,一次又一次的两岸关系重大突破接踵而来,又将两岸双向交流推向了更深更广的新层面,交流合作构成了两岸关系30年的主旋律。两岸新闻媒体成为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舆论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舆论力量。期间,大陆亦发生了严重伤害台湾同胞感情的恶性社会事件,所幸两岸新闻人相向而行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两岸新闻媒体的沟通之下,两岸同胞的感情终于跨越了这一大坎。

  郭伟峰说: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受权协商并达成著名的“九二共识”;1993年4月实现了两岸政府授权的首次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的汪辜会谈;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提出了八项主张和看法;2005年4月连战访问大陆与胡锦涛会面,实现了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2008年12月,两岸实现了全面直接“三通”。可见,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每个重要关头,都少不了两岸双向交流合作带来的人民力量为动力,进而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新时期。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的动作,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可以说,此后30年,在大陆和平统一方针政策主导下,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乃至两岸政党、政府的努力,两岸双向交流与合作构成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两岸带来了30年的和平与发展,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岸同胞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和平红利。现在,两岸关系虽然空前严峻,但尚能斗而不破,和平架构没有崩塌,应该是得益于两岸30年来交流合作所奠定的以和为主的深厚民意基础。

  作为两岸双向交流的践行者,郭伟峰对中评社记者感叹:经过30年的实践,自己深刻认识到,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最大的意义乃在消弭两岸之间的仇恨,以利达至两岸一家亲的境界。两岸关系中,积累仇恨很容易,化解仇恨很艰难。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揉合印度十大论师的诠释编译的佛教论书《成唯识论》这样解读仇恨:“云何为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两岸进入和平发展8年时期后,通过大量的交流合作,两岸之间的怨气在消失,和气在上升,这是两岸关系的黄金时期。但是非常可惜,近数年来,因为台湾执政党的更替,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九二共识”被搁置,并刺激了分离主义思潮的泛滥,加上美国利用台湾遏制中国大陆的力度骤然加大,世纪疫情也阻隔两岸民众的直接交流活动,种种不利因素的迭加,导致两岸关系进入了冰封期。虽然两岸交流并未有完全中断,但是最令人担忧的是两岸民众从焦灼苦恼中不断积累新的仇恨。大陆民意对“台独”的危害性非常忧虑,台湾民意对大陆“武统”的可能性充满恐惧。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的极端舆论在两岸的社交媒体中不断膨胀,形成了难于缓解的结怨为性的舆论对抗,一些媒体置良心道德于不顾,火上浇油,危言耸听,刻意刺激民粹,导致两岸民众的敌对情绪越来越大,民意的质变成为当前两岸关系的最大忧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