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汪毅夫:两位九旬老人的身影

http://www.CRNTT.com   2020-10-27 00:01:29  


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10月27日电(作者 汪毅夫)民俗学家杨堃《我国民俗学运动史略》(1948)关于中国民俗学运动史的分期,在“民俗运动的起源:北大时期(1922—1925)同“民俗运动的全盛期:广东中大(1928—1930)”之间,似乎有意留有1925—1927年间的空白。在我看来,这段时期应该称“民俗运动的福建时期:协大、厦大(1925—1927)”。         
 
  1925年春天,南下福建的北大学人陈锡襄、董作宾在福建协和大学联手实施幷实现,“把北大的风俗调查会、歌谣研究会、方言调查会、考古学会的计划熔而为一,组成大规模的闽学会”之规划,幷有《闽俗琐闻》(董作宾)、《福州疍户调查记》(刘松青)等民俗学研究成果10余种。在福建协和大学,闽学会(1925—1927)的继承者,福建文化研究会(1931—1949)在民俗学研究方面,也有精彩的表现和丰硕的成果。   

  1926年9月,厦门大学创办国学研究院,继承的也是北京大学国学门开展风俗调查、歌谣研究、方言调查和考古的学术传统。北大学人沈兼士、林语堂、周树人、张星烺、顾颉刚、容肇祖、陈万里、丁山等先后南下加盟,又有本地学者林惠祥、魏应麒等多人加入,形成很强的学术阵容,取得很多的学术成果。1927年,福建协和大学闽学会(1925—1927)同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1926—1927)还曾经商议合作的计划。

  近20年前,我曾就“福建协和大学与福建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北京大学学人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等课题做过初步而肤浅的学术史研究。今年九月初九“老人节”前夕,我在同一天听到两个好消息:一是福州市政协在何静彦主席等领导支持下,将福建协和大学闽学会(1925—1927)的部分成果,以及其继承者福建文研究会(1931—1949)的主要成果汇编为《福州文史资料》第38辑,即将出版;另一是,在校党委书记张彦、校长张荣等校领导关心下,《厦门大学国学院半年集刊(1926.9—1927.2)》将在明年4月厦大百年校庆期间推出。有如期待两位九旬老人的身影,我期待着这两本民俗学研究论集的出版。

  (作者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