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解决台湾问题前景为何?

http://www.CRNTT.com   2018-02-16 00:10:45  


 
  一方面,大陆的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将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国际空间等领域对“台独”势力产生窒息性的压倒态势。与此同时,经过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通过重点攻关“通心”工程,两岸民众心灵契合,“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两岸实现全面一体化将瓜熟蒂落。这意味着两岸关系中的“复杂性、特殊性”问题的解决将取得根本性突破。正如台湾内部人物洪奇昌指出,大陆改革若成功,效应将外溢到国际社会,届时的大陆是拥有国际秩序与国际价值主导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世界的冲击将是颠覆性的,也必将影响台湾前途。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艰巨性、长期性”两个特征的解决到达关键节点,即由于国际权势的重大转移,以美国为代表的涉台主要国际因素,在经济、军事及其他力量对比优势消失的背景下,将无力再对“台独”势力形成物质与精神支持,无力继续干涉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实现。

  (二)未来30年台湾同胞民心的发展变化趋势

  大陆实力的强大将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产生关键性甚至决定性影响,促成“迎刃而解”,但这不意味着会自然而解。相反,在某些情况下,大陆越崛起,实力越强大,台湾在心理上反而越害怕、抗拒。而且,两岸关系的解决不是要将战争加到台海。台湾问题的解决也不必是简单、粗暴的武力恫吓、逼迫,而是真正的心灵契合,是争取台湾民心,是给台湾同胞谋福祉,让他们感受福祉,而不是遭遇战火之苦。

  在观察台湾民心演变方面,需要把台湾政治力量的消长及其大陆政策的变化考虑在内。在台湾政治力量的消长方面,当前,民进党蔡英文的民调满意度徘徊在低位,其多项重大政策引起台湾社会民怨沸腾,这种每况愈下的趋势将导致民进党在今后选举中被选民教训,给国民党重整旗鼓或其他力量崛起,带来重大机遇。然而,国民党的本土化进程可能会继续发展,在两岸关系上侧重强调反独,但避免促统。但重点是,“台独”政治力量难以稳定执政,难以遮蔽、欺骗台湾民众的理性,这是台湾民心演变很重要的一个观察点。

  与此同时,我们要借政治学界的“中间选民定理”进一步分析台湾民意及各政党大陆政策的变化。美国政治学者唐斯在分析两党制格局下政党策略时提出了“中间选民定理”,即两党体制中的两大党在多数选民具有强烈偏好的任何问题上保持一致。为争取中间选民,政党会修改党纲或政策,导致在重大问题上“两大党趋同”现象。⑫两岸关系是一项“大多数选民具有强烈偏好的问题”,台湾民众对此存在明显主流立场,即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但其中,也存在明显分歧,即蓝绿、统独的差异,存在维护“台湾主体意识”的倾向。

  然而,面对中美力量对比、两岸力量对比持续重大变化,以及在两岸融合发展磁吸效应下,“台湾主体意识”与“两岸一家亲意识”将可能糅合,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台湾民意中的两岸立场发生“趋白”(或趋于浅蓝)的重大变化。白色力量为主基调的两岸立场,恐将演变为台湾民意的主流,进而成为岛内各大主要政治力量的主流政策,即台湾优先,但认同“两岸一家亲”。顺应这一民意,则在政治上将出现“民进党国民党化,国民党民进党化,国民两党白色化”的可能,或者说,无论任何政治力量崛起或执政,为顺应白色民意,对大陆政策都将趋向白色化。

  在“台湾主体意识”与“两岸一家亲意识”交融下,两岸将携手缔造新的和平统一进程和结果,共同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届时,如旺旺集团蔡衍明先生指出的那样,两岸融一后,台湾人要有信心做伟大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