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 
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两岸青年一家亲

http://www.CRNTT.com   2017-06-22 00:23:07  


 
  “一家亲”是两岸关系定位的“最大公约数”

  说起两岸关系的彼此定位,这既是一个政治原则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若从个人经验出发,那么对两岸关系定位的界定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拟人化”的特征。就现阶段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两岸关系定位的“拟人化”光谱:亲子关系、兄弟关系、男女关系、伙伴关系、邻居关系。

  “亲子关系”认为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孩子,两岸是亲子关系,台湾是“在外流浪、终究要回到母亲怀抱的孩子”。这是从文明史观来看待的。

  “兄弟关系”认为两岸是兄弟,有着共同的血脉,也有着恩怨情仇,目前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这是从内战史观来看待的。

  “男女关系”认为台湾是一位“有魅力的女生”而大陆是一位“有实力的男生”。这是从国际政治观来看待的。

  “伙伴关系”认为两岸之间是生意伙伴,双方谈生意一起赚钱比较重要,谈政治则“伤感情”。这是从功能主义观出发看待两岸关系的观点。

  “邻居关系”认为两岸除了地理距离较近之外,血缘、情感、历史的连结可以忽略不计或可以回避,双方的交往也可有可无。这是从分离主义观出发看待两岸关系的观点。

  上述拟人化的关系定位未必能准确形容两岸关系的实质,也未必能够涵盖两岸关系定位的全部光谱,但至少能够概括有关两岸关系定位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而两岸关系的复杂性正是在于两岸关系是上述想象的混合物,而两岸在现实互动中所使用的话语、采取的行为、秉持的心理,也多少反映了上述关系的特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