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网评:蔡执政周年回顾和台湾未来走向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7-05-28 00:15:44  


 
  蔡当局的手段策略是画大饼并分化,标榜年金改革是“减轻下一代的负担”。年金改革必然造成广大的军公教群体利益受损,这就是蔡当局的如意算盘,想通过改革收拾这些长期支持国民党的群体,把他们架设到全体台湾民众的对立面。但他们忽视了就算军公教是少数,军公教背后一也有一大家子的人,对军公教群体动手要是对军公教背后的这些人动手,他们能满意吗?等改革完军公教群体之后,蔡当局再开始对其他群体动手,年金改革关乎十三类,几乎关联大多数人。他们之后也会算账呀,以后拿到的钱变少了。所以年金改革越到最后,满意的民众少,不满意的民众会越来越多。 
 
  蔡当局执政一年来发现无法通过有效措施提高民众薪资福利,无法做大台湾经济的蛋糕,只能片面强调追求公平分配。通过推动这种实质是“均贫”的年金改革政策,对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肯定是不利,因为“均贫”就会影响消费,进而消减台湾经济发展内需的动能。台湾资深媒体人黄创夏就指出蔡当局的“年金改革”为假改革真图利,根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只是一场欺世盗名的骗局。 
 
  看看历史,发生了多少次与民生和税制改变演变成王朝覆灭,中国的明朝末期改革、清朝末期改革、法国大革命、美国茶税无不导致当政者遇到政治困难。所以说蔡当局推动的“年金改革”恐将演变成成压垮蔡当局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六、台湾投资环境日益恶化,台湾大中型企业出走潮开始发生。 
 
  特朗普上台以后,大力推动美国优先的国家战略,该战略促进了美国投资就业,吸引了台资企业,台塑集团最近就宣布计划要在美国投资5000亿元。 
 
  除了美国因素之外,在两岸关系发生冷对抗的今天,也导致了台湾投资环境不佳。由于蔡当局意识形态挂帅,导致了台湾无法和大陆运行服贸协议和货贸协议,两岸之间无法运行FTA(自由贸易),更别谈台湾与其它国家或者区域经贸组织签署FTA协议,这样就导致了台湾企业在国际上没有平等竞争条件,台企只得出走。钢铁、工具机、石化、海外投资成为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台积电、台塑、鸿海等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都可能会到海外投资设厂,这将影响多少下游工厂出走,绝对是台湾的警讯。 
 
  导致台湾投资环境恶化还有岛内因素。台中市议会无党联盟党团召集人张立杰最近接受媒体说,“这些大企业为何不继续在台湾扩大投资,除了有缺水缺电的隐忧,还有缓慢的环评过程,加上台湾当局发展经济用政治挂帅,这对台湾经济是一种伤害。蔡当局推行的一例一休,对资本经营成本大为增加,很多老板干脆就把工厂关起来,就不会担心被政府开罚或是高涨的加班费。” 
 
  张立杰先生指出电力不足、环保困扰、缺水、一例一休导致的劳资矛盾都是台湾企业出走的主要岛内因素,蔡当局面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毫无解决办法。台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也必然出走,这将掏空台湾。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蔡当局执政以来,由于两岸关系不好导致其参加国际经贸组织活动一直不断被迫在收紧,RCEP(东南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组织无法参加,关税问题就让台商的竞争力消减,让台资企业又回到过去单打独斗的时代,他们就不得不出走。 
 
  第七、新南向政策效果不佳。 
 
  关心两岸局势的民众可能都还记得蔡英文在去年5月20日就职演说的时候,精神焕发地忽悠台湾民众,要坚定不移走新南向政策,要摆脱台湾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可是才经过短短一年,台湾民众并没有从新南向政策中获得经济提升的感觉,而是感觉蔡英文给他们画了一个大大的饼,好看美丽但是却一直吃不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