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朱松岭语中评:两岸“复委托”模式恐难重现

http://www.CRNTT.com   2016-09-14 00:18:38  


 
  两岸联系沟通制度停摆 日常事务的协调处理也一定受影响

  中评社记者:2008年后,随着两岸经贸与社会层面交往的加深,两岸两会之间需要协调处理的日常事务增多,那么,当下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这些两岸两会间日常事务的沟通与协调工作是否会受到影响?

  “一定会受到影响”,朱松岭表示,两岸两会的协商机制是建立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两岸双方才能够进一步衍生出一系列涉及台商、台生、台干在工作生活中的千丝万缕问题的处理机制。

  他指出,现在,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被台湾方面单方面破坏之后,造成了国台办-陆委会与海协会-海基会联系沟通机制停摆的局面,很多问题难以继续解决。他说,事实上,过去八年间,对于解决上述问题,两岸已经做出了相关的制度安排,但由于台湾当局单方面破坏现状,使得这种制度没法延续下去,所以两岸在日常交往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没法得到解决。

  “这是台湾单方面破坏现状造成的,也会很明显影响到两岸日常事务的处理”,朱松岭告诉记者。

  “复委托”不适用于现在的两岸协商 台方别心存侥幸

  中评社记者:2008年之前,两岸曾有过官方分别授权民间团体进行协商的机制,有台湾媒体和学者称为“复委托”模式。现在,由于台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再度停摆,两岸协商有没有可能回到陈水扁执政时期的“复委托”模式上来?

  朱松岭认为,现在的情况和陈水扁执政时期很不同,“那时民进党第一次上台执政,两岸双方没有先例可循,双方也没有找到和平发展这条符合两岸关系发展的道路”。他介绍,在那一段时间里,两岸摸索了一系列包括“复委托”机制在内的协商机制,这都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在当年的历史基础上往前探索的成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