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两岸经济关系很可能步入衰退期

http://www.CRNTT.com   2016-08-13 01:00:59  


 
  两岸经济体间的上述竞争性态势,一方面制约着两岸经济关系的和谐发展,相应提出了两岸制度化合作与协调的必要,另一方面无疑也成为两岸合作与协调的一个制约因素,增加了合作与协调的难度。

  其三,利益分配复杂性制约两岸经济合作协商进程。

  两岸经济体的竞争性本身也代表着两岸之间存在经济合作的利益分配问题。即便在两岸各自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也会因推行某一合作政策而受到不同的影响。例如,减免关税进口对内部生产者有竞争性冲击,但内部消费者会因进口产品价格下降而受益;开放外资进入会有助于增加就业,但对同行的内资可能有竞争性冲击;开放境外观光客进入会有利内部的旅游相关业者,但可能会冲击到内部观光客的观光旅游品质。显然,两岸经济合作中利益在两岸之间分配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在两岸各自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分配关系的复杂性,也使两岸经济合作的难度以及ECFA后续协商的难度相应提高(左功叶、王建民,2011)⑥。

  (二)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理念有偏差

  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过程中,台湾当局迄今尚未给予大陆WTO会员待遇,对大陆经贸政策没有遵守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表现为如上所述的禁止或过分限制进口大陆产品,禁止或过分限制台商投资大陆,禁止或过分限制陆资入台投资,等等。除此之外,在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中,台湾方面存在明显的合作理念偏差,影响到两岸经贸活动正常化与自由化进程,进而影响到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成效。

  其一,较多注重自身经济利益,而对两岸共同利益重视不够。两岸经济合作协商谈判中,台湾当局及业者多希望大陆单方面持续“让利”,多向台湾业者开放市场,而不太考虑也须将台湾市场相应开放给大陆业者;比较重视将台湾生产的产品与提供的服务出口销售给大陆,较少考虑与大陆进行生产与经营合作,以整合两岸互补性优势与比较优势,共同提升两岸的国际竞争力,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格局,增进两岸共同利益。

  其二,较多注重生产者利益、短期利益与静态利益,而对消费者利益、长期利益、动态利益重视不够。两岸经济合作协商谈判中,台湾方面比较重视贸易合作,而不太重视进行投资、生产、经营、研发合作;希望大陆能够减免关税进口更多的台湾产品,而不太愿意减免关税进口大陆产品;希望大陆多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给台湾的服务业者,而不太愿意开放台湾服务贸易市场给大陆服务业者。这种心态与做法,表明台湾当局较多注重台湾企业生产者利益、短期利益与静态利益,而对事关台湾民众消费者利益、长期利益与动态利益的台湾自身市场开放方面,明显重视不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