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深度专访:唐永红析蔡经济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6-07-28 00:13:20  


 
  但是这和两岸是否需要合作,是否有合作的空间是两回事。经常有两个层面的问题被大家所忽视,或者说是两个盲点:第一,相互竞争的领域并不是不能有合作。就像水平分工、产业内贸易,就是既是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体现。你能做我也能做的事情,比如说手机,台湾有HTC,大陆有华为、小米等,虽然双方都生产手机,说明在这个领域是有竞争性的,但双方之间依然可以有贸易,有相当大的互补性。

  这里,互补、合作的空间就在于主观与客观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在客观方面,虽然同样是手机,但手机本身有差异性,就像大陆的小米手机和台湾的华硕、HTC本身就存在差异性。

  另外,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偏好也有差异性。不同的消费者喜欢不同品牌、不同功能的手机,更不必说还存在高中低端的不同需求。所以,即便在竞争性领域中,依然有互补、合作的空间。

  另外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问题是产业经济的发展是动态性的。但是我们经常以静态的角度认为自己的产业结构是一成不变的,希望在一成不变的基础上长期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每一个经济体的产业都是动态调整的,是在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技术及消费方面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加以转型升级调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即便后发展的一方迎头赶上,只要先进的一方不断推陈出新,双方依然存在垂直分工的互补性空间,也就可以相应地减少产业同构引致的竞争。而且后有追兵的竞争压力,正是自身进步与创新的动力。

  所以应以一种竞合的观点来看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即便大陆逐步发展起来带来一定竞争性,对台湾也并不完全是坏事,竞争压力可以转换成为进步与创新的动力。事实上,如果没有竞争,也基本上就没有了竞争力。

  再有,台湾所面临的不只是两岸之间的竞争,也面临着来自全球诸多经济体的竞争。事实上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每个经济体的竞争对手都是多元的。但蔡英文只在一个特定的阶段,特定的产业结构下面,来观察到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大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