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正确看待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http://www.CRNTT.com   2015-04-18 08:33:00  


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贸易强国行列,必将对全球的贸易和投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中评社北京4月11日电/2015年1月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29亿美元,加上中国企业在国(境)外的利润再投资和通过第三地的投资,对外投资规模达到1400亿美元,较实际利用外资额高出约200亿美元,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工信部赛迪智库郧彦辉文章表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贸易强国行列,必将对全球的贸易和投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当前中国资本输出的基本特征

 文章分析,(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长

  2002年中国建立了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当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为27亿美元;2014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短短12年间增长了近40倍。截至2014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3.9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6463亿美元。截至2014年,中国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二)投资区域分布广泛,流向发达国家比重逐步提高

  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18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到2013年底,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2014年,中国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其中对发达国家投资增长较快,比如,对欧盟的投资同比增长1.7倍,对美国的投资同比增长23.9%,远高于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增速。

  (三)投资主体以央企、国企为主的局面正在转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地方企业、非国有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14年,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451.1亿美元,同比增长36.8%,在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3.8%,较上年增加7.2个百分点。从非国有企业来看,截至2013年底,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比55.2%,非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44.8%。

  (四)对外投资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重心转向服务业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正从以能源资源传统驱动形式为主逐步转向能源资源驱动、市场驱动、技术驱动等并重的格局。目前企业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15个大类。其中,增速最快的是服务业,同比增长了27.1%,投资额占到对外投资总量的2/3;而采矿等资源类的投资增速则下降了4.1%。

  (五)海外并购是重要投资方式

  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达到529亿美元。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势头强劲,投资领域呈现多元趋势,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数量领先于国有企业。较大的并购案有:五矿资源等企业联合体以58.5亿美元收购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联想集团以29.1亿美元收购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移动手机业务;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10.9亿美元收购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14.1%股权。在农业领域,中粮集团并购新加坡来宝农业公司和荷兰尼德拉公司,成为迄今农业领域对外投资最大的两个项目。

  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意味着什么

  文章认为,(一)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实力显着增强

  大规模的资本输出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是综合国力增强的集中体现,表明中国国民经济实力和企业的对外竞争力显着增强。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的比例为19.8%,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013年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之后又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4年,中国(含台湾地区)有100家企业上榜财富世界500强,上榜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目前,中国有近3万家境外企业,境外资产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公司员工已超过100万人。

  (二)利用外资拐点已经显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引进来”。截至2014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已经连续23年在发展中国家位居首位。但2014年,中国利用外商投资出现了阶段性变化,巨大的资本存量驱使中国转向资本互动型国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导致对外资的选择性增强,引进外资的拐点开始显现。一是利用外资增长逐渐趋缓。2014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1.7%,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3778家,同比增长4.4%。二是利用外资的结构不断优化。以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方向为引导,利用外资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2014年,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达55.4%,高出制造业22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方向更清晰

  资本输出将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方向。应对产能过剩仅仅依靠国内市场的扩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历史上诸如美国对欧洲援助的“马歇尔计划”,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鼓励对亚洲邻国的投资,都是成功的范例。当前,中国部分产业如钢铁、水泥、风电设备、光伏等产能过剩矛盾较为突出,部分企业资本的海外转移,不仅为国内产业留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且企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等,打造全球产业链,也可有效弥补国内产业体系的薄弱环节,有力推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四)企业做大做强的倒逼机制正逐步形成

  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否满载而归,关键在于企业本身能否做大做强。国家积极推动的以高铁、核电等为代表的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为资本输出搭建了重要平台,一定程度上可倒逼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学习并适应国际竞争规则,形成全球企业发展战略,在法律、制度、人才等方面进行调整创新,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最终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