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亚投行将实现多赢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4-11-06 09:16:39  


  中评社北京11月6日电/10月24日,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中国经济周刊》发表特约评论员葛丰文章表示,某些国家基于眼前利益盘算,对亚投行成立心有不甘。不过若将心胸放大眼光放远,不难看到亚投行成立符合全球体系演进进程,其致力打造的多赢格局将是各方乐见其成的历史必然。

  首先,亚投行成立有助于丰富完善多边合作与协调机制,由其反衬出的,则是当下全球治理日渐疏离于国际形势快速变迁。譬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一基础性的全球政府间合作组织依然固守70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反映的全球秩序,其昧于形势清楚不过地体现在对新兴市场国家崛起的忽视。目前金砖国家年产值就占到全球逾五分一,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是超过50%,但在IMF拥有的配额却只有区区10.3%。

  反观欧洲国家年产值已跌落至全球18%,但拥有的IMF配额却依然高达27.5%,此外更不用说,IMF总裁一职迄今仍然为欧洲人所把持(世界银行行长则通常由美国人担任)。这种贡献与话语权相背离的状况,显然不利于国际间依公平原则展开合作。

  其次,亚投行成立有助于从根本上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最近数十年间,全球性失衡最主要的体现即在于美、欧等国经常账户赤字不断扩大,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与石油输出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也不断扩大,这种双方间达成的“恐怖平衡”(编者注:一边是“坑害者”想通过坑害获益,一边是另外一群人,想通过抓坑害者获益)带有不可调和的先天矛盾。因此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再平衡必须借助新兴资本盈余国家逐渐实现自主式的资本输出。

  但是目前新兴资本盈余国家“走出去”的道路并不顺畅,其中很重要的障碍即在于作为投资目的国的发达国家经常戴有色眼镜看待这一角色互换。不过好在目前发展中国家间业已形成的巨大差异,使得其互补性不断提升。譬如主导筹建亚投行的中国,已经累积起近4万亿元外汇储备,而未来十年间,预计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将耗资8万亿美元,其中单印度就需要至少1万亿美元,这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有望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互惠的、可持续的再平衡通道。

  最后,亚投行成立并不是某些发达国家认为的那种零和博弈,实际上发达国家应该看到这实则也有利于其加速自身内部结构性调整。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