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王贞威:“台湾主体意识”的权力化过程

http://www.CRNTT.com   2014-10-12 10:42:19  


 
  第一、话语权力的持续性。
 
  “台湾主体意识”有其合理性的成分,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并对台湾社会及各主要政治势力具有规约和压制性的作用,占据主流意识形态体系的核心位置,并成为各种选举活动中以及台湾执政当局对外关系中坚持的最为重要的价值原则,即一切以台湾为主,以台湾人民的利益为先。生活在台湾的普通老百姓也会持续认可这一话语论述,把坚持“台湾人”认同作为首要的基础性的认同,支持台湾现有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并以此为傲。
 
  第二、话语内涵的趋同化。
 
  伴随台湾蓝绿两大阵营的逐渐和解以及彼此意识形态差异的缩小,“台湾主体意识”的论述及内涵逐渐的一致化,并趋于中立,摆脱过于明显的蓝绿色彩。有学者就指出,尽管国民党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尤其是“一个中国”政策主张上存在差异,但趋同之势越来越明显,已无本质区别,只有名称、概念与策略之差异,“国民党台湾化与民进党化”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难理解,正是因为这一话语权力的持续性存在及其具有的普遍民意基础,所以各政党无论蓝绿其论述必须逐渐向台湾主体的论述靠拢,这是自己跻身于台湾社会的重要合法性基础。

  第三、话语受众的主流化。
 
  “台湾主体意识”已成为台湾人的主流心理情感。台湾光复至今已60余年,台湾内部的省籍意识已逐渐淡化,“台湾人认同”已成为主流。从台湾各种民调的结果都可以可以看出“台湾人认同”已成台湾人的最大公约数(如图二台湾政治大学选举中心的民调分析),已替代“即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认同。其实台湾人认同台湾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也有其合理性。问题是,这种认同不能是极端狭隘的、不具包容性,更不能成为与中国人认同相对立的台湾独立意识。台湾人认同虽然成为主流认同,但不必然就走上与大陆对立并分裂的道路,尤其是在两岸大交流的背景下,台湾年青一代自己诠释的“台湾主体意识”会更为务实,并降低对抗性。学者陈孔立就曾指出,台湾年青一代,没有受到国民党长期反共教育的影响,对共产党没有你死我活的对立情绪,不是天生反共、仇共的。年青一代更为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如果将来与大陆合作或统一对台湾有利,对他们自己有利,他们不会坚持走分裂的道路。

第四、话语发展的超越性
 
  被“台独”势力和“台独”论述绑架的“台湾主体意识”难以持久,更难以和大陆日益强大的“中国民族主义”意识和平相处。所以,只有不断超越,建构一种更为合理的论述,才是“台湾主体意识”稳步发展的关键。“真正爱乡爱土、乡土认同意义上的‘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局部和整体关系。因此,健康正面的‘台湾意识’只能从两岸中国人共同创造的新中国认同中才能找到合理的归宿。”“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以及“两岸共同意识”建构已成当务之急,横跨两岸超越彼此狭小视域的“新中国人认同”已现端倪。
 
五、结论:“台湾主体意识”与“两岸共同意识”的对接
 
  就今天而言,“台湾主体意识”这一话语仍处于建构之中。建构融合两岸的超越性认同,是破解“台湾主体意识”中“分离”倾向这一弊端的唯一途径。“台湾主体意识”具有历史合理性,因此无需消解,需要疏导和改善,使其成为台湾社会一个健康的群体意识。目前来看,从文化和教育入手,改变台湾社会尤其是李扁当局推行的“去中国化”的行径,使中华文化认同、中国人认同更好地到引入“台湾主体意识”的话语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建构新的“两岸共同意识形态”也是平衡“台湾主体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两岸之间不断的人员与经贸往来,构筑两岸社会经济的一体化结构,逐步形成一系列的共同治理机构,建构超越原有“忠诚中心”的新的认同中心,产生两岸共同认可和尊重的意识形态体系(共有知识)。我们相信通过两岸人民的交流和沟通,“台湾主体意识”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健康的、更具包容性的心理文化。

  (作者:王贞威,单位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原文刊登于《台海研究》季刊,2014年第4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