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冯氏喜剧片的没落

http://www.CRNTT.com   2014-01-27 11:43:51  


 
冯小刚变了,观众也变了

  5年以后,《私人订制》问世。冯小刚仍然坚称自己拍的是讽刺喜剧:“三个故事……第一个说的是土壤,是《一九四二》的现代版,说的还是人民性,如出一辙。第二个故事是嘲笑,但嘲笑的不是俗。第三个故事是白给的,为的是让第一个故事能存活下来。最后的道歉和王朔没有关系,是我内心对这个世界仅存的一点敬畏。”

  但是在观众看来,“里面既讽刺了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中国官员们,但那个中年男子(范伟)颐指气使的模样让人看到一个小人得志的张狂。在这部戏里面,冯小刚不同情任何人,在他眼里,社会上层与下层,除了等级的区别导致立场不同,本质却是沆瀣一气的全然肮脏。”——没有人从这部“贺岁喜剧”里得到安慰。

  这也显示了冯小刚本人的矛盾——忽而,他说《私人订制》是为了“还中军一个人情”,就是赤裸裸奔着赚钱来的,“成全别人,恶心自己”;忽而,又道“观众热衷爆米花喜剧我理解,但我无心伺候”。自己既决定不了立场站在哪一边,创作心态又这么心猿意马,就难怪影评人会说:“冯小刚的诚实与势利、妥协与专横、恶意与软弱被杂糅在了一起,这最终让影片闻起来有一种难以忍受的异味,它的调笑里有着一种轻蔑,它的关怀里又明显泛着一种假惺惺。”

  更可怕的是,《一九四二》票房失利后,冯小刚安慰王中军:我一定给你拍个赚钱的;王朔安慰冯小刚:大不了我给你写个喜剧,不就都回来了吗?——凭什么就有这样的自信,把自己都觉得恶心的东西随随便便拍出来,就能成全观众?

  这已经不是王朔随便写个喜剧观众就能照单全收的年代了,甚至连喜剧电影本身,也已经不是观众重要的娱乐方式。冯小刚自己都变了,又怎么能责怪观众也不是原来的观众了?

  当徐峥诚恳摸索喜剧片类型、一招一式都真正为观众“定制”;当电视台的脱口秀主持人都坚持“我们的段子必须是原创”;当越来越多的电影类型挑战视听极限时,冯小刚却落伍了。他低估了观众的欣赏水平,仍然抱着一种施舍的心态,觉得自己站起来跳一跳,身上掉下来的谷子就够观众吃个饱——结果只能发现,连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

  有人说:“王朔和冯小刚两个人的水平再高,也比不过亿万网民的集体智慧——这才是冯小刚贺岁片不好笑了的终极缘由。”眼下,论真诚,有人比他们更真诚;论好玩,他们也不是最好玩的了。

  前些年,《非诚勿扰2》拿了金扫帚奖,冯小刚炮轰:“谁也别跟我争,我的目标是往后十年我都预订了,蝉联了,年年最烂。朋友们知道了都欢欣鼓舞拍手称快,还有建议我干脆勇夺终身最烂奖的。他们就喜欢看我拍的烂片……但是你们不能骂评审是SB,这很不文明,也很不厚道。言论自由嘛。公正地说,他们应该算精B。”

  今年,《私人订制》又入围了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影片”、“最令人失望导演”和“最令人失望编剧”。即使是“小钢炮”,在骂影评人、骂评审之余也得想一想:金扫帚毕竟不是专家、影评人评出来的,每一张都是网民投票——如今不再买他账的人,正是那些曾经拥戴他的观众,这才是他最大的危机——冯小刚最输不起的,不是奖项,是口碑。

   作者:不小可 2014-01-26 11:19:34 来源: 新民周刊(上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