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大陆学者林冈:统一前两岸应有何种政治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3-06-03 00:18:19  


 
  海内外学者如何看待两岸在统一前的政治关系

  关于两岸在统一前的政治关系,一些台湾学者运用功能整合理论和新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海峡两岸的政治互动和整合模式。郑竹园、高朗(1990)等人主张两岸采取先经济、后政治的功能主义整合途径。张亚中(2000)认为欧盟式的“新功能主义”理论可适用于两岸政治整合的过程,即创造一个在两个“具有国家属性”和完整“法律主体”之外的“第三主体”,来代表“整个中国”。魏镛(2002)提出“民族内共同体”的概念,强调两岸并未分裂为“两个国家”,而是彼此竞争的两个政治体系。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不适用国际法,应由双方的协议或内部法律处理彼此关系,但对外都可与其他国家建交并加入国际组织。

  大陆学者对两岸在统一前的主权构成、法律框架、共同治理与和平协定问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讨。刘国深(1999)以“球体”概念,描述两岸在统一前的政治关系,即两个政权作为同一球体的“一体两面”,以背靠背方式,在国际场合代表同一个中国,同时根据“共治”思维处理两岸共同事务。黄嘉树(2002)主张以“一国两府两治”来界定统一前的两岸政治关系。李家泉(2008)认为过渡期的两岸关系,属于“一个主权、两个治权”的关系,确立台湾的政治定位必须明确表述“九二共识”内容,求“一中”之同,存“各表”之异。严安林提出两岸可以考虑以“一中两体”(一个中国、两个法政实体)、“主权一中、两岸分治”等定位来解决一中原则下双方的分歧问题。周叶中、祝捷(2009)认为,两岸在过渡期首先要确立基于民族认同的法理共识,宣告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共同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单方面改变现状。巫永平和郑振清认为两岸政治关系,应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探讨两岸政府继承的不完全形式。

  国外学者更多地是从国际法和国际现实的角度研究两岸在统一前的政治关系。美国学者李侃如认为,台湾是否“独立”应该以国际社会是否承认其为“主权独立的国家”为标准,光是台湾当局单方面宣布“独立”、更改“国号”或制定“新宪”,不等于台湾就会在一夜之间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国际法学者克劳福(Crawford)认为,台湾在国际公法的地位,是一个“处于内战局面的既成事实的地方政府(a consolidated local de facto government in a civil war situation)”。曾任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的卜睿哲认为,两岸政治关系的现实是台湾享有对内主权和对边界的控制权,但欠缺国际法意义上的对外主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