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苏贞昌因“贫困的论述”导致“论述的贫困”

http://www.CRNTT.com   2012-10-27 08:40:02  


 
  苏贞昌虽然尽力否认在扯谢长廷的后腿,更是否认“苏谢合”破裂,但大由于苏贞昌已正式否定谢长廷“宪法各表”的主张,也由于苏贞昌已拒绝按照谢长廷的意愿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并放风即使是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也不会让谢长廷出任主委。因而人们都已断定,“苏谢合”的破裂事在必行。由此,党内也有人批评苏贞昌,这根本就不符他过去“冲冲冲”的形象,并指出苏贞昌做为一个党主席,应当要有自己的主张,大家也乐见主席提出更好的看法,如果没有自己的主张,至少要促成党内一个辩论或讨论的方向。

  由此批评而逆向思考,可能也会敲醒大家:为何苏贞昌不愿进行“中国政策大辩论”,为何苏贞昌如此谨小慎微?就是因为他的本性就是“冲冲冲”,而不是政治理论家,从来没有自己的论述主张,因而担心倘是进行辩论,或是大开大阖地开创新局,就将会暴露自己“论述不行”的“罩门”,从而被党内善于论述者夺走自己对民进党的主导权。因此,献丑不如藏拙,也可说要避论述之“短”,扬实干之“长”。

  苏贞昌这样做,或许也是总结了过去党内的“教训”。实际上,就以“中国政策大辩论”来说,当年主导大辩论的党主席许信良,提出了“大胆西进”的主张,而其以“新潮流”为首,还有“正义连线”、“福利国连线”的对立面,则主张“强本渐进”。经过辩论,最后取得原则性的妥协,经综合各方观点,以“强本西进”作为结论。吊诡的是,许信良之所以发起这次“中国政策大辩论”,是意图为自己参选“总统”而“挪火煮食”;但却阴差阳错,成全了陈水扁,并为陈水扁改走中间路线,及度身订做《台湾前途决议文》,打下了政治基础。而许信良最后却落得个遭受“边缘化”,并辛苦一场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最后只得发表《同志们,让我们在此分手吧》声明,出走脱党另行参选。显然,苏贞昌是担心倘积极主导辩论,却落得个“许信良第二”的下场。因而吸取许信良的这个“教训”,既是要防止让蔡英文好像陈水扁那样,夺走自己调整党的大陆政策的成果,也是为了避免自己重蹈许信良的覆辙。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