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产业转移延长“中国制造”生命周期

http://www.CRNTT.com   2011-11-14 08:37:35  


  中评社北京11月14日讯/中国国内成本上升正在削弱“中国制造”的价格竞争力,某些订单外流到了越南等其它后发发展中国家,甚至回流美国,中国制造面临20年来空前的双向挑战。经济参考报发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文章分析,中国国内产业转移进程会延长许多产业在中国国内的生命周期,在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和外贸依存度均高居全国首位的广东,其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就取得了长足进展。

  广东省近年来大力推进山区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合作,将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确认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业绩斐然。截至2011年6月底,全省35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吸引各类项目2988个,总投资约7030亿元,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已经成为广东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增长极,带动粤东西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面超越了珠三角地区。

  无疑,转移到内地的制造业要想继续面向出口市场,相对缺乏区位优势,但中国优良且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在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且不断改进的公共服务效率两者相结合,推动中国制造业生产和贸易便利化卓有成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产业转移后区位优势的下降,内地海关通关程序的改进就是典型。

  按照原来的通关程序,中国内地出口货物必须先运输到沿海出口港然后才能办理通关手续,如武汉的公司若要通过深圳盐田港出口过关,就必须先通过铁路把货物运到盐田,货物到达盐田之后才能办理通关手续。这样,货物在深圳起码要停留两天到一个星期才能上船发运,出口企业在这段时间里资金就被占压而不能周转。近年中国海关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直通式通关模式,内地企业可以在内地海关办理通关手续,货物从内地运抵沿海港口时交纳单据即可放行上船发运,通关时间从以前的1至2天下降到几十分钟。在政府管理部门通关环节效率方面,不仅其他发展中国家要想达到中国这个水平,至少在21世纪头20年不可能,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相比也颇有差距。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