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宏观调控何妨多些淡定

http://www.CRNTT.com   2011-07-08 08:31:17  


7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辽宁本溪、沈阳等地调研时指出,当前,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没有根本消除,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平抑物价。
  中评社北京7月8日讯/有迹象表明,货币政策可能有所松动,先知先觉的股市投资者似乎有所察觉,股市也因此突然大涨了两天。

  经济参考报发表记者陈晓彬文章认为,当遇到突然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或者其它可能引起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天灾人祸时,宏观调控决策应该见事早,出手快。为了稳定形势,稳定人心,有时采取一些过点儿火的应急措施也在所难免。但是,当突发事件结束,国内外经济进入相对漫长的结构调整期后,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结构调整上,对于短期的经济波动或失衡现象,应该多些淡定,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多作用。

  在西方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中,早期占统治地位的古典学派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完美的制度,能够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达到均衡状态;二战后一段时期,认为完全的市场经济并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理想状态,政府应进行宏观调节的凯恩斯主义学派成为主流;上世纪70年代后,反对政府宏观干预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兴起,对西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如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仅在突如其来的事件发生时,人们预期失误的条件下才会取得期望的结果。如果假定政府的政策是有规则的,人们会准确预料应有结果,从而会采取相应措施以抵消政府政策的作用。

  从西方经济的发展及实践过程看,“大萧条”、“9•11”以及最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如果没有政府的及时干预措施,西方经济很难挺过去。而二战后一段时期,西方经济得以避免再次出现大萧条,实现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应该说,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政策确实发挥了作用。但这也并不能完全归功于这种宏观调控,还更应看到西方各国在完善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结构、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这对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