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 
中评社论坛:辛亥百年与两岸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1-05-28 00:31:25  


 
  邵宗海:主观意识与客观事实有冲突

  我支持王晓波的讲法,当中国与台湾摆在同样地位的时候,台湾到底是什么样的位置?中国是什么位置?这已经很明显了;中国不再只是广义的中国,台湾也不能只是个“地区意识”的台湾,因为当台湾与中国摆在一起,会是一个政治的名词。我过去在政大时也与作民调的选研中心提过,能不能问卷之前,先把“中国”与“台湾”做个定义。不过他们也提出了技术上的问题,因为问题已经很多了,再去解释这个东西可能很麻烦。不过基本上我认为当“中国”与“台湾”摆在一起,这已经很明显是两个主体,由于“中国”与“中华人民共的国”几乎在台湾居民心中是等同词,所以自认为是中国人的人就逐渐减少。其实民调中问我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我想这两者我都不愿意接受,因为舍弃“中华民国”,或是认同“台湾国”,都不是我的选择。

  回过头来讲,今天台湾在辛亥百年的时候怎么看“中华民国”与两岸关系?我认为庆祝辛亥百年要怎么看待“中华民国”?应该看两岸。刚刚我听完大家高见以后,包括我自己讲的在内,我发现我们都在分析别人,没有说出自己的观点是如何。如果真的要说我的观点,大概很快就有结论,那就是“中华民国”还需要去质疑吗?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需要质疑吗?当然根本不需要,所以几句话就可以解决。主要我们分析的点在于,主观意识与客观事实发展是有冲突的,所以我们偏重在客观事实的分析,然后才会觉得悲观或乐观。

  马英九的政治性格

  现在我再来讲一下马先生,和晓波相比,我和马先生的关系的确距离太远,但是我们的确曾经熟悉过:1991年与1994年台北曾经两度进行“修宪”,我曾是第二届“国大”代表,也担任国民党国大工作会副主任的位子,在国民大会开会时,特别是“修宪”时刻,马先生的位子就坐在我后面,马先生旁边则是施启扬先生。当时为什么这样排位?因为国民党国大党团当时肩负两项重要使命,一是议场里面如何与民进党进行协商与抗争,这通常由谢隆盛主任负责;另一就是“修宪”条文内容,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我则是负责人之一。而坐在我后面的施启扬与马英九两个先生,是经常必须咨询的对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