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人民币国际化要避免“迂回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1-05-17 10:20:43  


 
  但是,依据这种逻辑,即如果这种国际循环发生的范围只是境内和以离岸市场为主的海外市场的话,那就实际意味着人民币只是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流出去的货币又流了回来。如此一来,人民币流出去规模的扩大并不能反映国际的接受程度,其反映的只是国内的投资高收益和境外对人民币的可接受意愿。

  在这方面,日元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为推动日元国际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实施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于1986年建立了“日本离岸市场”,此后日本与东亚之间的资金流动急剧扩大。1986年开始,日元资金大量流入我国香港,香港对日本银行负债规模不断增加。尽管大量日元资金从日本流向了香港,但却没有迹象表明巨额的日元资金直接流向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而且这些日元资金也没有沉淀在香港参与资本交易,而是大部分又通过日本的海外分行回流到日本总部或者直接借贷给了日本企业。

  换言之,从日本流向海外的金融资金并没有被亚洲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用于各类交易活动,而是大量迂回至日本,香港不过是日本银行从事“迂回交易”的场所。这说明,如果一种货币仅仅是“迂回交易”,那么就算是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逻辑恰在于此,即避免“迂回陷阱”。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为例,境内外企业热衷到香港发债主要是因为融资成本极其低廉。以最近联合利华发债为例,该公司在香港发行了总额3亿元人民币的3年期人民币计价债券,利率只有1.15%。相比之下,在我国内地,央行指导的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在6%以上。虽然人民币离岸债券收益率远低于境内投资者可获得的收益率,境外投资者依然在把大量资金投入人民币离岸债券。原因在于,他们相信人民币的升值将会使他们以美元计算的投资回报远远高于用美元或与美元挂钩的港元投资所能获得的回报。

  这其中的要义就在于,如果企业直接发行境外债券的最终目的是汇回境内使用,那么就必须扩大回流渠道的敞口,否则债券市场将无法长久保持快速增长。对投资者来说,如果没有升值因素,其参与的动力就会降低。那么,人民币离岸市场持续增长的动力就必须来自于更高、稳定的回报,其思维指向仍在于扩大回流渠道。但是,日元国际化的教训告诉我们,这不过是“迂回交易”。

  应该说,相关部门也已经看到了“迂回陷阱”的存在。最近,人民银行将香港清算行的利率由0.99%调低至0.72%,其目的就在于过滤出囤积在香港的“热钱”。这些“热钱”不仅会冲击国内市场,也必然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而小QFII迟迟没有推出,其原因也在于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