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触底社会之重

http://www.CRNTT.com   2011-03-11 11:10:46  


 
  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农村的滞后所对应的是城市的发达,农村生活环境好而且舒适谁都知道,但在物质保障欠缺的条件下,环境再好又能奈几何?大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回农村?原因很简单,有几个人愿意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有几个人愿意脸朝黄土背朝天?又有几个人愿意“汗滴禾下土”?因而城市虽然问题重重,城市病、身份歧视、生存困难什么什么的,对大部分而言远远比不上在农村所要面临的生计问题。因此,大学生宁愿卖猪肉、宁愿蜗居、宁愿做蚁族也愿意呆在城市里。这并非价值观问题,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现状问题。这也就形成了王平所言的那种循环现象:农村孩子——大学——城市,这样的行走轨迹最终结果是农村发展人才日益缺乏,甚至青壮年整个群体匮乏,这也就形成了曹林笔下的“癌症一代”,而城市却日益膨胀,稀奇古怪的什么什么“***居”、“***族”以及大学生做了啥职业让人惊诧的。

  往深了看,这里面掺杂着很多的问题,但最根本、贯穿始终的是对“农村”、“农民”的身份偏见,这种抵触既根基于长久以来农村发展状况,又进一步助推了这种滞后状况。这种思维往小了看,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在孩子身上留下的思维定势,农村孩子的出路就是考大学,“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告别农民身份”等等,因而,农村孩子对大学的认知就等同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下,也难免农村孩子不愿意回到农村做回农民了。不过,这只是一方面的,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对农村发展的淡视。破旧的桌椅,狭窄的教室,漏雨的顶棚,这样的“学校”在贫困地区实属多见,这也从侧面诠释了农村、城市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农村发展如果都靠铁锹、羊角锄靠老、幼、妇来在绝壁上镐出一条公路的话,那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发展是悲哀的。

  从让孩子走出去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农村的发展印记了。王平为何希望农村地区的孩子回归农村为农村献出点微薄之力?应该说,对不少地区而言,一个大学生身份和学识已远远不止是“微薄之力”所能衡量的了。其实,不只是王平应该内心矛盾,农村地区的家长同样内心矛盾,他们何尝不想自己所在的村庄通上电、看上电视、用上热水器?只是在两种利益的挣扎中他们选择了让自己的后代生活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因为农村现状并非一己之力、三两日能改变的,就是上完大学归来的孩子能够大有所为,但这种不止是“微薄之力”的力量在农村整体滞后的话语中也只能是“微薄之力”了。

  农村的发展问题已经显然不是三下五除二就可以了却的,长久的积重,已经深深地铸就了差异化的发展轨迹,一个“大学”的纠结,足以令所有人为之触动,因为它所触及的已经远远不是在教育的问题,而是发展的问题了。王平的“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虽然违反了科教兴国的宏图愿景,但却深深地发出了时代的拷问:亏欠农村的该如何偿还?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不鼓励”也顶多是公众诟病的一个焦点,而她的所言也并不能对教育在人们心中的不可或缺性有任何触动。因此,我们的实现不妨转移到她所表述的深刻现实,顺着她的思维去思考在一个教育为重不容质疑的环境下,“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的话语传递了何种信息、揭露了何种问题。它所触底的社会之重,是值得整个社会去反思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