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地动仪的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0-12-06 10:02:02  


  中评社北京12月6日讯/此间《看历史》杂志刊出了一篇《被制造出来的“地动仪”》,说中国人熟悉的那个龙嘴吐球的地动仪,不是一千多年前张衡制造的,而是诞生于1950年代。许多人看了这篇报道,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般惊奇。

  其实泡过时政论坛的老资格网民,早就知道这个事实,而且何止一个地动仪,许多吹出来的泡泡都被戳破过。

  有人说自己的自豪感因此受到了打击。——其实这样想就错了,我们恰恰应该为这样的揭露感到自豪,因为中国人又在求真的路上迈进了一小步。
 
地动仪的来龙去脉 

  它的原理本来只有12个字的记录

  今天,史书中有关候风地动仪的记载,仅见于《后汉书.张衡列传》,这一段记载只有区区196字(据说又有专家团体在其它古书上找到了总共42个字的记载——编者注),其中描述地动仪内部结构的内容更只有“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这12个意义隐晦、众说纷纭的字。

  也就是说,张衡造的地动仪实物究竟是啥样子,谁都不知道,但好歹还有“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之类的文字描述可供想象其外观。而其原理,我们几乎没法探究。

  张衡的地动仪多半也只是个摆设

  对地震的深刻认识,是进入科技时代之后的事情。现在主流科学界认为,地震是自组织的临界运动,也就是像堆沙子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堆到什么时候、什么规模崩塌是不可知的。不过基于现代科技的发达,地震发生之后的监测还是很容易的。不管是对地震原理的认识,还是对地震的监测,都是基于现代科技,无法想像近两千年前的张衡会有多深的认识。以时代的局限性看,张衡对地震的认识多半是基于表象的想当然。由此可以推断,所谓张衡地动仪,大概就是利用地震时的摇晃,使铜丸失去平衡而掉落。

  如果原理真是如此,那么我们在房梁上挂块猪肉监测其摆动效果岂不更好?更重要的是,因为地震发生后有速度快但能量小的P波、和速度慢但能量大的S波,如果地动仪要监测P波,那么灵敏度要求很高,这会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微小震动也引起铜丸跌落,它的可靠性何在?如果地动仪灵敏度没那么高,那等S波来的时候才有反应,但是S波是垂直震动的,由此跌落的铜丸又凭什么可以指明震源方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