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G20峰会应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0-06-26 08:47:08  


第四次G20峰会于6月26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
  中评社北京6月26日讯/第四次G20峰会于6月26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这次峰会号称要打造“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但美欧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在决定国际经济格局未来走向的关键议题上却存在根本分歧,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力度和节奏正是双方利益交锋的核心。

  证券时报发表宏观经济分析师刘涛文章表示,回顾四次峰会以来的全部历程,会发现G20带着明显的“危机”烙印,其重要性与危机的恶化程度几乎成正比:

  G20诞生于2008年次贷危机最动荡的时刻,事实证明,第一、二次峰会最终担负起了全世界的重托和希望,全球主要大国团结在G20的旗帜下,共同实施扩张货币政策和刺激性财政政策,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而G20峰会上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相对地位的此消彼长,也令世人仿佛看到了未来崭新的国际经济格局。

  然而, 2009年下半年,就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走出危机的前夜,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便迫不及待地撕去温情的面纱,不仅在匹兹堡峰会上将全球经济失衡的责任推诿给中国,而且在峰会前后掀起了一轮又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今年以来,美国国会沉寂了快两年的人民币升值“紧箍咒”沉渣泛起,奥巴马政府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敦促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统一战线”,G20内部的裂痕早已无法掩饰。

  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将开始边缘化的G20重新拉回到合作轨道,美欧不得不继续倚重这一覆盖了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和85%经济总量的国际多边合作机制,在G20多伦多峰会上重新讨论各国如何保持政策一致,只不过这次的重点变成了紧缩财政政策以控制赤字。发达国家内心深处对G20所持的乃是一种功利和投机的态度,即只有当解决它们自身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时才需要这个机制和“平等”对话,以换取新兴大国全面参与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政策协调中来;而一旦危机阴霾散去,发达国家仍希望世界回归旧国际经济格局中。但在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眼中,回到过去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场危机早已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力量对比,G20机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应彻底取代G7/G8扮演全球治理的核心角色。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