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欧元的终结

http://www.CRNTT.com   2010-05-24 10:42:15  


德国人一向精打细算、出口大于消费的习惯,很可能随着这一次的救市计划被打破。对于默克尔“慷慨”的救市计划,德国的纳税人已显露出不满。
 
欧元“德国病”:德国是基石也是麻烦 
  
  不爱消费的德国,让欧元区邻国经济更虚弱 
 
  表面上看,希腊危机是由政府胡乱开销造成的,但这只是特例。爱尔兰和西班牙两国的财政状况,在危机前看上去一直坚如磐石,它们的疲软来自私人部门的财务赤字,而这些国家私人部门财务赤字与德国采取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德国是欧元区内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一直采用严格的财政政策,但内需疲软、出口强劲,基本帐户盈余数额极大。但如果德国始终不愿意消费的话,它的邻国经济将只能变得更加虚弱,失业率还将继续上升。遗憾的是,德国国内舆论错误地认为,每个成员国都应该成为像德国这样的国家,讽刺的是,如果每个国家都成了德国,那么德国如何生存? 
 
  欧元区本为遏制德国,如今却受德国“控制” 
 
  现在看来,欧元从一开始就面临的一个重要悖论,至今依然困扰着欧洲人。当年法国极力推动德国加入欧元区,以达到从经济上遏制德国的目的,把欧元区作为防止“第四帝国”出现的武器;而如今,“游戏规则”却仍然掌握在德国人的手中。德国始终是欧元区里出钱最多的国家,但德国却又未能如其他欧洲国家所愿,作出对他们有利的选择。

欧元“综合症”:治愈不了的难言之隐 
 
  货币政策统一:政府救市手段极为有限 
 
  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遇到危机的政府,都会采取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手法来帮助自己度过危机。由于欧盟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国家的政府除了紧缩政府支出和祈求外部援助外,几乎没有别的办法。但2008年经济衰退之时政府税收本来就持续减少,现在,要降低国民的工资、福利,则是任何政府都不愿意冒的险。 
 
  希腊雅典街头骚乱表明,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能恬淡地接受公共支出的大幅缩减。许多人已经将早日退休、免费公共医疗和慷慨的失业福利视作基本权利。正是这种权利感,让改革变得如此艰难。刚结束的英国大选也证明,欧洲的政治家也不愿迫使选民直面他们必须做出的艰难抉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