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上海世博:一个国家的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10-05-03 09:03:12  


 
  此次韩国之行,给徐匡迪印象较深为两点,一是基础设施很重要、二是韩国人很有创意,世博会后,所有新建的设施都将成为新兴科技城市的起点。而此时浦东开发才起步,到处修路修桥,是一片大工地。
申办:举国体制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硬件上,上海主要做了四件事情,一是搞好了市内的交通,其次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三是建成了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第四建成了浦东国际机场。

  既是在世纪之交前后,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以及北京申办奥运,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天时地利,上海终于决定启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

  第一件事,需要获得中央的支持。徐匡迪回忆,其首先是要取得中央的支持,并确定具体的申办方式,此时徐匡迪带队至北京汇报。

  徐匡迪一行首先至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处汇报,江泽民赞成道,国家层面我是支持的,但具体操作需要国务院出面,并介绍其找时任总理朱熔基。朱熔基则叮嘱徐,此事汪道涵同志十多年前就谋划过,关键是要找好切入点,确定好世博会的宗旨和内涵,申办的具体方案,可以找吴仪商量,吴时任国务委员。

  把世博会作为国家的项目,“国家主办、上海承办”,正是吴仪提出。

  2000年3月17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吴仪任主任委员、徐匡迪和贸促会会长俞晓松任常务副主任委员,国务院相关部位负责人担任申办委员会成员。

  上海世博局前副局长,现顾问黄耀诚告诉本报,加入国际展览局的中国此时不但具备资格,且国内经济发展也为申办提供了实力。随着国际关系的改善,再加上中国想要实现强国梦的有识之士的促进,在各部委的合力推动下,申办也加速。

  为了获得票数的支持,中国开始探索国际利益的双赢模式。本报获得的相关资料显示,在整个申办期间,各个不同的国家,提出大概290多条要求。例如,芬兰最后同意投中国票,条件是要开通赫尔辛基到中国的航线,加拿大则是以中国对其2010年冬奥会的投票为交换。

  与此同时,中国的游说不仅需要利益交换的支持,更需要注意政府公关的细节。

  黄耀诚透露,例如在129次世界展览局代表大会上,上海著名主持人袁鸣作为上海市民代表发言,一改展览局代表大会只有政府官员发言的规定,以得体的外形和流利的英文,打破了展览局一向沉闷的会议氛围。

  中央层面,此时也在不断释放对上海世博的支持声音。时任中央领导人在各种场合表示了对上海世博的支持。

  2002年3月11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国际展览局考察团时表示,1999年的财富论坛、2001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都在上海举办得很成功。如果上海取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中国政府将认真履行在申办报告中做出的各项承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