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ECFA限缩台湾生存空间?大谬特谬 | |
http://www.CRNTT.com 2010-04-30 11:08:58 |
参、签ECFA确实有急迫性惟不会倾向中国大陆 一、所谓“签ECFA不急别拿东协为藉口”之疑义 自今年初开始以东协十国为基础向外扩散之“东亚经济区域整合”已正式开展,首先是“东协加1”(东协10国加中国大陆)生效,约占台湾出口总额之53.9%,若加上2012年生效之“东协加3”(东协加上日本与韩国)后,约占台湾出口总额之64.2%,远比美国占台湾出口总额之12%为高。换言之,此一经济区块才是攸关台湾经贸生存空间,及掌握台湾生存命脉之关键区域与最重要之市场。此外,一般认为韩国2012年“东协加3”后才与日本加入该整合,惟事实上韩国依据2007年7月与东协签署之协议,自今年初开始与中国大陆同时依据WTO之规范,对9成以上之贸易商品实施零关税,而台湾则因无法与东协、中国大陆与韩国签署FTA,故无法在上述国家享受关税减让之优惠必须负担6%至9%关税,而将面临立足点之不平等。 鉴于韩国为台湾最主要之贸易竞争对手,两方外销产品之相似度已逾8成,在未签约前韩国对东协之出口成长率为16.6%(同期台湾为20.1%),签约后提高至24.0%(台湾降为11.8%)。另外当韩国2003年至2005年间与新加坡签署FTA时之平均出口成长率为20%(同期台湾亦为20%),惟签约后自2006年至2008年提高至30.1%(台湾降至13.2%)。因此,自今年初以后韩国已在该区域整合享受关税减让与自由贸易,其对外贸易竞争力将如虎添翼,对台湾之贸易转向效果将会迅速出现。另外,虽然韩国顾虑农业与中小企业冲击而暂缓与中国大陆签署FTA,惟中国大陆2006年对韩国之1,300种贸易商品提供3成左右之优惠关税后,其2008年对大陆之出口已大幅增加,大约为1995年之10倍。上述诸多对台湾经贸不利之演变,若不尽快签署ECFA加以化解,则必然会被逼到东亚经济区域之死角,此乃欲急迫签署ECFA最主要原因之一。 二、所谓“签ECFA对中国大陆依赖会更加深”之疑义 由上所述,出口贸易为台湾最主要之命脉,过去因对美国出口较为有利,所以美国之出口依存度最高,如1990年为32.4%(同期对大陆与香港之依存度为12.7%)。后因大陆市场崛起,台湾之企业经过成本效益分析后,转而对大陆迅速增加出口产品,2000年时台湾对大陆与美国之出口依存度均为25%,尔后对大陆出口依存度迅速提高,对美国依存度反而下降,此一现象是否如某教授所指“大量开放对大陆投资与贸易”(当时系第一次政党轮替后由民进党执政)不得而知,诸如2001年对大陆之依存度为26.6%(美国为23%);2002年为32.1%(美国21%);2004年为38.0%(美国为17.5%);2006年为39.8%(美国为14%);2007年为40.7%(美国为13%);2008年第二次政党轮替,正好因金融海啸冲击全球,因而对大陆之出口依存度降为39.6%(美国为12.1%),去年为41.1%(美国为11.6%)。 除了台湾之外,韩国自2003年以后亦由中国大陆取代美国为最大之出口市场。关于“资金流入中国大陆,台湾民间投资低迷”方面,自1992年以后大陆即为台湾之最大顺差来源,诸如2008年为700亿美元,去年为666.69亿美元(同期台湾自全球其他国家获得之顺差为148.32亿美元)。当今年3月大陆出现70个月以来首次逆差72.4亿美元时,台湾仍自大陆获得97亿美元之顺差。鉴于过去两岸经贸之不正常关系,所有投资与贸易成果能否回馈台湾并无把握,爰须尽速正本清源而签妥ECFA,使两岸经贸正常化后,所有台商之投资与贸易成果必可完全回馈台湾,进而会让大陆资金投资台湾并根留台湾,不会如在野党所称之“投资会低迷”或“产业被淘空”。另外,当台湾突破国际经贸困境切入区域整合,或与其他国家签署FTA后对外贸易便可更加分散市场。至于应否分散或如何分散市场,相信台湾企业会根据其实际需要作最明智与健康之抉择或判断。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