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改善对华关系 教廷应有诚意

http://www.CRNTT.com   2010-04-07 11:12:27  


中梵关系长期未得应有发展,梵蒂冈应该拿出诚意。
  中评社香港4月7日讯/“教廷的对华政策一直存在着很大盲目性,对于真正了解中国教会的人不是以宽容的心态对待,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听信那些存在着偏见的人的言论,令对华政策基本上维持在一种对抗性基调上。”《大公报》今天登出欧阳观的文章“对华关系教廷应有诚意”,对中梵关系做出评述。文章内容如下:  

  过去一年来,中国对于改善与梵蒂冈的关系,可以说做了大量积极的工作。其中最突出的是,由邓榕作为高级顾问的爱乐乐团首次到梵蒂冈进行访问,不但获得了教皇本笃六世的接见,本笃在观赏完演出之后还用普通话表示感谢,令一度出现的有关梵蒂冈将与北京建交的舆情颇为高涨,要求教廷放弃台北转而与北京建交的声音也甚高。

                        举行三天会议

  但是,最近梵蒂冈教廷却在举行了三天的专门讨论与中国关系的会议之后,对华关系反而出现倒退的现象。特别为与一个国家的关系而举行专门会议,教廷以往并不多见,从会议传回来的消息却并非正面,与教廷希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趋势大相径庭。据说教廷可能又将采取对中国封闭的不信任做法。这令教廷的三天对华关系会议的议论,成为热门的话题。

  实际上,教廷要与中国建立关系,只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便可以获得很大进展:一,对于中国的教会,教廷至今还不了解,没有看到三自爱国运动、中国基督教协会和天主教爱国会受到支持和热爱的程度之高。最近就有关于在北京参加这类教会的市民大幅增加的报道,说明教廷看到的只是一些负面报道中关于中国存在着一些地下家庭教会的问题,便以为是中国对宗教的压制,反而看不到正篷勃发展的三大教会受到支持的实际情况,这是教廷目前最大的盲点。二,任命神职人员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中梵两方面的合作。本来,前两年梵蒂冈在对中国任命神职人员问题上采取了较为理智的态度,也出现过尊重中国的爱国教会自选神职人员的做法,即承认部分由中国爱国教会自选的神职人员地位,此举被视为教廷务实的做法。但是,随后教廷在这方面不再持开放态度,大有回复以前封闭及不信任态度的味道。三,在是否与台湾断绝关系上,教廷曾经有过较为清晰的态度,虽然表面理由是大陆的信徒较台湾多很多,放弃台湾是为拯救更多的教徒,但谁都知道,教廷作为自称的世界最大宗教领导者,却一直游离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之外,未免在道理上说不过去。甚至有舆论认为,教廷如果不与中国建交,其实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根本无法得到真正体现。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