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国际组织里的中国新势力

http://www.CRNTT.com   2010-03-10 09:07:26  


 
相关新闻三

走向世界的中国使者

  他们的真正过人之处在于,大多精通几门语言,通晓中国国情,深谙世界组织游戏规则

  两个月后,朱民就将正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履新。而入职前将要走的那些程序,已经有很多中国人提前走过。

  2008年5月20日,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WTO)总部。64岁的张月姣举起右手,宣誓就任WTO上诉机构大法官,6月1日上任,任期四年。这是中国律师首次在WTO中担任这一要职。“我当选的意义并不在于中国在WTO中获得了一个高层职位,而在于中国从此获得了规则的解释权和制定权。”

  就在张月姣上任的前一天下午,北大教授林毅夫登上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位于世界银行总部的高级副行长办公室已经装饰一新,等待这位新主人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亮相国际组织,正在成为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一个新趋势。

  四面开花

  从1972年恢复联合国席位到2005年,这33年间,中国人除了因历史因素非竞选即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等职位外,从未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高层职位竞选。但从2005年开始,中国人逐渐走上了国际组织高官的角逐场。

  率先打破僵局的是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2005年10月24日,章新胜高票当选2005年-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这是中国继10月14日以亚太组第一名和差额选举组第一名历史性最高票成功连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后的又一外交胜利。

  此后,中国人在各种国际组织高官竞选中捷报频传,四面开花。2006年6月20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协调委员会第54次会议上,来自中国的WIPO现任执行主任王彬颖成功晋升为助理总干事,实现了中国自加入WIPO26年来在其高级职位上零的突破。

  2006年11月10日,国际电信联盟(ITU)选举中国籍的赵厚麟为副秘书长,他认为,“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电信标准制订,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前一天,一位名叫陈冯富珍的香港女子高票当选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开创华人主政国际组织先河。

  2007年2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中国“外交斗士”沙祖康为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这是目前中国籍联合国职员中的最高职位。去年年末,何昌垂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0)任命为副总干事,成为该组织成立63年来首位担任该职的中国人。

  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官员翟华在国际组织工作约20年,在他看来,国际组织中的中国人之所以越来越多,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随着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增强,中国政府推荐或支持的人选可以直接进入国际组织中担任高级职务,比如林毅夫、朱民等都是这种情况,但还是个别。第二,中国人进入国际组织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随着年龄、资历和业绩的增长,相当一部分中国籍职员被提拔到了中高级的行政、技术职位,第二种情况更为明显。”

  中国智慧

  正如翟华所说,中国人频频亮剑国际组织,反映出的是世界对中国实力的认可。

  陈冯富珍当选WHO总干事时,奥地利德文报纸《新闻报》评论说:“中国对于陈冯富珍的当选充满了自豪,这次选举的结果是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长的标志。”

  具体到国际组织内部,则充满了对中国智慧的赞同。这方面,林毅夫是一个代表。

  对于林毅夫在世行的表现,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林毅夫给世行展示了“值得尊敬的学术才能、可操作的经验、颇具合作精神的领导才能以及熟练理论的卓越结合”,“世行职员都欣赏他有深度的建议,我非常重视他的忠告和友谊”。

  用林毅夫自己的话说,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学者提出的,不可避免地是以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为理论前提,用以解决发达国家的问题。林毅夫指出:“如果把在发达国家形成的理论简单应用到发展中国家,就可能出现南橘北枳的效果,即使目标非常好,用意也良善,产生的效果却不如预期,甚至好心办了坏事。”

  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的发展经验给了世界另外一种思路。比如,中国在经济困境时,通过发展基础建设刺激经济发展,同时解决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些有效措施就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同,并成为这次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效仿的一个方面。

  共性与差异

  既然来自同一片土地,他们身上势必有着许多共性之处——海外教育背景良好,国际组织从业经验丰富,年龄均在60岁左右。翟华回忆,早期他所在的国际组织中来自中国的同事较少,多来自国内相关部门的推荐。现在人数逐渐增多,很多是在欧美留学后通过应聘直接加入的。

  林毅夫是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陈冯富珍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文学士及医学博士,张月姣在美国乔治敦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硕士毕业……

  海外求学的背景让他们的优势显而易见。上世纪90年代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曾是中国“入世”谈判中最引人关注的硝烟之战,张月姣作为谈判代表全程参与。在谈判中,美方代表只会说英语却不懂中文,而张月姣不仅精通英语、法语,法律条文也背得很熟。难怪后来一些美国律师界的议员“私下”里称赞:中国有位张女士,很厉害也很公平。

  这群人的真正过人之处,在于他们既通晓中国国情,又深谙世界游戏规则。这让他们在与世界打交道时比一般人更加游刃有余。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