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谁该为中国的学术不端埋单?

http://www.CRNTT.com   2010-03-05 11:26:32  


 
  首先是中国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严重失衡。在中国高校中,无论是研究型、教学型还是教学研究型,评价教师优劣、晋级的重要标准不是"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关心程度"、"教学水平的提高"等等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因子,而是一串让人头晕目眩的数字,包括论文数、项目课题数、科研奖励数,等等。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令中国教师汗颜,同时令国外同行震惊的教师评价理念:科学研究就是高校优秀教师的全部。尽管日本、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无一例外重视教师的科研发展,但是对于教师的评价,他们都采取了差异化、多元化和面向未来的综合评价方式,确保任何一位愿意奉献教育事业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都能发挥特长,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做出成绩。相比之下,中国高校"科研至上"的强势话语体系根本无视个人专业、兴趣、才能、精力和实际需要,将所有高校人员(甚至后勤服务人员)都强行拖进了科学研究的轨道。问题由此产生:当科学研究失去了兴趣、求知、求真等"善意"的动机时,我们还能期待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吗? 

  再看中国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笔者网上查阅了2009年度五个省份25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年终科研业绩折算标准,发现这25所高校无一例外地把论文是否发表在SCI、EI、SSCI、A&HI、CSSCI刊源期刊上作为折算的重要标准,除此之外的普通期刊只能折合成非常少的业绩分,有15所甚至根本不将普通期刊发表的论文算作科研业绩。在国家各类基金项目的申报和结题要求上,我们也可以明确看到对于已发论文"级别"的要求。在中国众多高校的硕博教育体系中,发表高"级别"的论文是获得学位的重要条件。这些"级别"说白了就是是否为上述几个索引系统收录,文章的内容、具体贡献、引用率等实质性数据则几乎不在考察范围之列。

  科研的评价系统源自西方,特别是美国。那么,这些"始作俑者"是怎么做的呢?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评价论文、成果最重要的标准是其本身的贡献,即在学术界、社会应用层面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并不以论文或成果发表的刊物来定(是否为SCI、EI索引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也不以发表论文的数量来定,完全以同行专家对其内容的评价说话。很多国外、港台的同行在与笔者的聊天中都曾表示对中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不解,中国学术界对SCI、EI、SSCI的那种"痴狂"也让他们甚为吃惊。这种形式大于内容、刊物级别高于一切的学术评价体系不但滋生了数量惊人的学术腐败,还给真正热衷于科研研究的学者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他们在为创造、生产而殚精竭虑的同时还要为顺应早已扭曲变形的学术评价系统而继续"奋斗"。试问:当研究者们主要关心如何在特定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不是考虑如何产出高质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时,这个群体中还能产生大量富含"正义"、"科学"和"价值"的学术成就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