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国企如何应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0-02-23 08:21:44  


国企面对的困难有时容易被忽略
  中评社北京2月23日讯/中国宏观经济处于转变的过程当中,中国的宏观经济前景并不明确,有可能由高转向低。

  上海国资发表财经评论员叶檀文章称,目前的数据显示,中国未来经济有局部过热之嫌,实体经济通胀压力上升。前者主要表现在房地产等资产品价格中,后者表现在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成本价格指数中,和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的背离。

  2月1日,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和汇丰均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CFLP反映的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情况,而汇丰采样大部分为民企。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共同点是反映进出口和成本价格的指数上升。

  不仅如此,工业增加值可能被低估。从去年10月份以来,发电量或用电量增速大幅超过了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006年以来所仅有。

  文章指出,为了抑制大幅上升的资产品价格,控制通胀预期,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从2009年的激进走向2010年的平稳,但由于2009年信贷量过大,所谓的平稳将有矫枉过正的过程,一季度的信贷将受到严格控制。

  在过热的经济态势与撤出的经济政策的互相作用下,市场定价机制将发生些许转变。简单地说,资产品价格过高将受到扼制,而资金的成本大幅上升。最敏感的民间借贷利率在1月份上升50%,一些地区月息达到5分。换句话说,除了中央批准的大型项目会继续得到低息融资,其他企业和项目最好自求多福,像房地产商一样,企业不可能回到2009年天量放贷、成本低廉的好年景。

  由于去年资金充裕,很多国有企业涉足资本市场,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屡屡为人诟病的央企地王现象,以及大型企业之间互相持股、互相增值现象。主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央企仅有十余家,然而实际拥有房地产业务的央企达到70家左右。依靠房地产资产增值做厚利润的不在少数,央企在房地产市场的份额已经占到20%左右。

  要控制火烧连营的金融风险,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央企做大做强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央企家大业大,仅非主业一块资产就不容小觑。据统计,拥有酒店资产的央企就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电力、中国航空、中国铁路、中国电信、中国烟草等。央企拥有的酒店数量预计在2500家以上,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元。

  文章认为,央企在并非国计民生的领域拥有如此之多的资产,不是竞争性市场的福音,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重组、出售交还给市场。如此一来,央企在市场居于高位时,获得高额资产溢价,提供央企重组改制的成本,同时也阻止了在竞争性市场领域过度扩张。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有必要换个思路。目前招商银行等正在进行思路与理念的转型。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公开宣称,在2010年第一季度完成向现有股东配股220亿元之后,3年内不会寻求新的融资。此次转型即蒋打破银行业大而不强的怪圈,实现低资本消耗型成长。业绩靠存贷差、信贷靠通胀的模式一去不复返,以后招行将强调每1元钱究竟能产生多少利润,而不再一味强调通过资本扩张实现盈利。从投资回报率与资产收益率,才能看出企业是否强壮,赢利能力如何,否则,仅有市值的扩大,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虚胖症。

  文章最后说,剥离非主营业务是正确的第一步,摆脱对于资本市场高溢价的依赖、建立内部造血机制,是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