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报纸在微博时代的分裂与存续

http://www.CRNTT.com   2010-01-19 10:43:07  


 
                        ★新闻在微博时代的流转

  并非过度阐释微博的意义,可它确实为摆脱两种极端的境况提供了动力。这两种境况就是“听天由命和乌托邦”(安德鲁 .芬伯格语),它们在南都、南周这样的传统媒体中难以彻底清理。但正像这样的报纸用媒体行动证明的那样,微博提供了走出幻想与幻灭两难困境的通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且抚慰了报纸中的民主吁求。不管形式变化多端,新闻的微博化,仍对新闻品质有着文明的需求。

  公民将从微博时代获得比报纸更多的教益,这个前景比所谓报纸的式微确定得多。微博的价值判断至少有二:一是统治,二是民主。报人对这种不无矛盾的情形充满郁结,由此体现出对“铁笼”概念的悲观理解。这种批判意见的确指出了统治技术在微博时代的鬼魅,但是还应看到微博技术背后的潜力,以及它的未来。微博不是为管理者背书的技术,新浪微博的服从并不能抹杀微博的本质。

  技术流程打造的“报纸”终有一天会消失,我接受这个谶语。报纸会越来越快速地回归职业的范畴。就此,安替认为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阶段已经结束。但我认为,微博并没有断绝新闻的社会供需。在以人及人的联系为网络的信息流通中,新闻的专业主义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新闻的真义会像古老巫术一样周转生命,犹如电影《万能钥匙》所说的那样。报纸可亡,新闻不死。

  对认真的报纸及其新闻来说,自在的个人是最好的受众,毕竟那种互相认同少有难度,可以结下牢固的生产——消费关系。这种单纯的关系能够在新生代中顺畅地流转。因此,在微博时代新闻并不担心买家。唯一的问题是那些买家会以怎样的开放度参与到微博的铺设当中。总说时间是终结裁判,是有道理的。大多数“推特手”都在传统媒体上写作,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放弃。

  所有人都该知道,所谓的微博时代是一种受到围困的状态。但是,新闻被把关并不意味着事件没有发生过。传统媒体再也无法垄断对世界的解释功能。即便整体上处在比正版微博时代稍低的版本中,此地的传媒都不再是人们主要的信道。大批量的人参与到微博的技术体系,通过微动力聚合起效。每个人都进入其他人的信息网,获益的不止是微博中人,也包括传统媒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