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美国强国之道 自经验中获取教训

http://www.CRNTT.com   2009-07-23 11:49:09  


自经验中获取教训是美国的强国之道
  中评社台北7月23日讯/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朱云鹏今天在《联合报》发表文章“自经验中获取教训的强国之道”。作者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强大的基础不在于不犯错,而是在错误发生之后,存有多重机制,让改革的力量可以出头。 
”。文章内容如下:
 
  美国“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掌管一千七百亿美元的资产,涉及加州一百六十万公职、退休人员及眷属,是全美国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之一。这个基金最近在旧金山的加州高等法院,对全球三大信用评等公司提出控告,所述的理由是这些公司对“结构式投资工具”给予“夸大不实且不合理高估”的信用评级,致该基金亏损逾十亿美元。

  这家基金在二○○六年投资三档被三家信评公司列为最高评等的结构债,总金额达十三亿美元,未料一年以后这三组债券陆续崩解,几乎血本无归。报导指出,这三档结构债和次级房贷抵押证券一样,其发行机构多是国际知名金融集团转投资或另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新公司有信用良好的母公司背书,得以在市场上发行较低利率的短期票券募集资金,然后再投资到较高利率的中长期债券,赚取差额。次级房贷风暴来了,发行公司既无法继续在短期货币市场取得融资,更无法将中长期债权变现,只好纷纷跳票。

          信评出包 拖垮多家基金

  这不是第一次信用评等公司遭受质疑。照理说,信用评等应当是未来倒帐风险的一种指标,但许多事件显示,信用评等已成为落后指标。七年前的美国恩隆公司弊案,即使市场上已出现许多异常迹象,信用评等公司都没有采取行动,到了二○○

  一年底恩隆申请破产保护的前四天才降低评等。

  在美国社会,这样的现象发生后,有许多管道都可以发挥“自错误中学习”的功能。先是公共议题的讨论,继而是在国会的听证和辩论,然后是新管理架构的建立。当时有许多人认为信用评等机构的市场过分集中:前两家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八成,而且在一三○家类似公司当中,只有五家获得证券交易委员会认可为“全国级”,助长其垄断性;于是二○○六年国会通过信用评等机构改革法,取消了这样的认可制度,减少市场障碍。新法也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在不影响专业及独立性的前提下,加强对于信用评等机构的监管。

  但是这项法案来得太晚了,而且下的药或许也不够猛,就在法律通过后的一年开始,次级房贷的风波次第发生。在美国社会,另外一个改革的管道是大型公司管理者的变更。二○○七年八月,标准普尔的总裁科比特女士辞职下台。时代杂志曾票选美国最要为金融海啸负责的廿五个人,她名列其中,而且排名第六。

  司法是美国另一个“自错误中学习”的制度管道。例如民选的纽约州总检察长郭谟曾对三家信评公司进行调查,并在去年和他们达成改革的协议,引进新的机制,防止三家公司藉着给予优良的评等来争取客户,也要求他们在评断金融产品发行者的信用之外,对于组合性产品的组成分子(原始债权)作更深入的品质调查。这次“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所提出的告诉,将是另一个由司法推动改革的可能途径。

             多重机制 改革力量出头

  美国有关信用评等公司的问题,到今天还没有完全获得解决,或许还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改革,但从以上的发展来看,多年以来,在美国的政治、司法和社会制度下,对于信用评等制度进行改革的脚步没有中断过。最近欧巴马总统所提出有关加强金融监理的政策,则是检讨金融海啸的另一波改革力量。由此看来,美国即使在经济上满身伤痕,还是可以继续向前迈进。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强大的基础不在于不犯错,而是在错误发生之后,存有多重机制,让改革的力量可以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