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碳关税博弈 中国应有长远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09-07-15 18:07:03  


 
  其次,低碳化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构比发达国家要紧张得多,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呼吁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转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中长期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为此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54%。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中国现在经济增长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

  据计算,中国现在每百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中国一吨煤产生的效率仅相当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高投入、高消耗必然带来高污染和低效益。同时,中国已近1/3的国土被酸雨污染。

  我们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这就是说,碳关税将成为中国及相关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外部压力,这未必全是坏事。在将压力变成动力的同时,自身也要加大碳税征收的力度,实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

  第三,低碳化对中国总体上讲利大于弊。说实话,美国自身与中国也面临相同的问题:高排放量及相关企业可能受重创。这也是美国前总统布什一直拒签《京都议定书》的原因。在美国国内环保主义蔚然成风的情况下,现奥巴马政府积极推动国会对气候问题进行立法,依然困难重重,在众院也是涉险过关。

  最后,征收碳税是最具市场效率的经济措施,受到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的推崇。目前丹麦、芬兰、荷兰、挪威、意大利、瑞典以及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地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征收碳税。中国跟上国际减排潮流也是树立国家形象的需要,这比拿出大笔钱进行对外形象宣传要立竿见影得多。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自己也承认,如签了议定书自己形象会好得多。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中美等资源消费大国走上低碳经济之路,世界上油气、资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将会大幅下降,廉价的资源又反过来进一步有利于促进中国自身的发展,更不用说碳交易及其相关技术形成的产业链所带来的收益了。

  文章指出,当前,低碳化已成世界经济新趋势,中国于减排问题应在维护自身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有所作为。因为这事关人类的未来命运。当然,认同低碳化并不等于认同美方的碳关税。中国应毫不犹豫地占据道德高地及话语权,展现大国的责任与勇气,同时提出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与主张,力促全球减排国际规则的制定与通过,以实现中美在全球合作中双赢。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