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 |
44座资源枯竭城市的生死劫 | |
http://www.CRNTT.com 2009-04-23 08:10:35 |
经过上世纪90年代大型国有瓷厂纷纷倒闭的震荡,景德镇制瓷业现已形成分工明确的新格局,成规模的企业之外,原料供应、做泥、制坯、艺术创作、烧窑等环节也都有作坊各司其职。 余女士在景德镇市区内经营着一家小型原料加工厂,购进瓷土等原料,以固定配方加工成泥,然后卖给做坯的企业或作坊。她介绍说,加工厂从广东购高岭土,从湖南购瓷石。 这样的原料加工企业,景德镇有大小近百家。余女士从事这个行当近10年,“刚做的时候,原料还很充足,现在很缺,听说景德镇本地的原料最多再用三年就没有了。” 余女士对于资源形势的这种估判可以在矿山矿工口中得到印证。4月8日中午,本刊记者来到浮梁县寿安镇柳家湾的宁村矿,矿工董仁才介绍说,出产瓷石的宁村矿初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储量为100多万吨,开采至今,一年只能开采一两万吨,“再采两三年就没有了。” 在柳家湾,宁村之外,归属原料总厂管理的矿山还有马龙塘矿与画眉垄矿,其中马龙塘矿已经采完,画眉垄矿长刘小毛告诉本刊记者,这个矿也是在80年代开始开采,瓷石品质很好,“景德镇一流”,现在每年采石1万多吨,再有三五年也要开采完毕。 影响并不大 在景德镇陶瓷协会秘书长欧阳景看来,跟国内其他产瓷区如佛山、淄博、唐山、德化等地相比,景德镇陶瓷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在于陈列艺术瓷,大师级的艺术家比较多,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3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9人,这是其他地区没法比拟的。 相形之下,逊色的是日用瓷。景德镇瓷是高温烧制,其他地区出产的日用瓷则是中低温烧成,外表看上去更漂亮。“我们的成本比较高,不懂陶瓷的,肯定不会买这种高温瓷。”章猛进说。 “在日用陶瓷上,真的没法跟人家比,”在景德镇从事陶瓷收藏与经营十几年的陈也君直言不讳。在她看来,所谓资源枯竭问题,“对景德镇的陶瓷行业没什么影响”。 她告诉本刊,说景德镇的瓷土资源枯竭,并不意味着瓷土就没有来源,可以从全国各地运过来,通过市场调节。“景德镇陶瓷行业结构已经形成,有人烧窑,有人画画,也有人专搞瓷土,这些人都能搞到泥。” 作为景德镇几千家小作坊中的一个,付海凤的制坯作坊隐匿在一条小巷深处,很多艺术家画画所需的瓷器瓶子就是由她的工厂提供。付海凤制坯的原料,来自于原料加工厂,“打个电话,做泥的就送过来。” 付海凤甚至对景德镇市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消息一无所知,“资源枯竭对我们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付海凤是在1995年开始经营这个小作坊的,租的是原竞雕瓷厂的几间厂房。竞雕瓷厂像景德镇其他一些大中型瓷厂一样,在倒闭后租赁房屋给个体经营者。付海凤说,她的作坊是其中最小型的,每个月只能做两三百个瓶子。 长期在付海凤的作坊里定制坯胎的有青年艺术家熊婕,在莲社北路景德镇陶瓷大世界里,开有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店,店里陈列着她画的瓷器,山水花鸟色彩明快而清新。在陶瓷大世界,有五六十位中青年艺术家像熊婕这样经营瓷器店。 “现在很多高岭土都是从外地引进来的,目前对我们的影响不大,我们这种陈设艺术瓷,不像那些日用陶瓷,原料用量是很少的。”熊婕说,在广交会之类重要的交易会上,景德镇的日用瓷基本上没有地位,“还是艺术瓷及青花茶具影响大一点”。 金字招牌是最重要的资源 景德镇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让70多人的景德镇市地质队相当惊喜。 “作为陶瓷原料勘探单位,我们对这个事情最关注了。”队长吴文瑞告诉本刊记者。由于没有资金投入,在1988年探明柳家湾画眉垄矿带后,过去20年,地质队再没有进行过大规模勘探。“我们穷得很,连一辆车都没有。” 吴文瑞说,2007年底,地质队去弋阳县寻找业务机会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特大型瓷石矿点,“距离景德镇160公里,远景估计在7亿吨左右。”他们立即上报省国土厅,国土厅迅速立项,决定投资上千万元进行勘探。这让地质队兴奋不已,“我们现在加班加点做设计,把老底都掏空了。” 而本刊记者接触到的景德镇陶瓷界人士,并不像地质工作者这样兴奋。“地方政府应该把景德镇的品牌真正做起来,这才是更重要的。”陈也君说。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