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谢国忠:以新泡沫救旧泡沫不可为

http://www.CRNTT.com   2009-03-18 09:41:35  


 
为什么流动性扩张政策这次失效了呢? 

  尽管金融人士通常把流动性看做类似于“免费的钱”(free money),但事实上,它是一种短期债务。当有足够多的家庭或是企业愿意借款消费时,它就会发生作用;但当信贷泡沫破裂,不管利率多么低,都没有几个家庭或是企业再有借款的意愿。此时,流动性政策彻底失效。用货币经济学的术语描述,就是流动性增加而货币乘数缩小。 

怪信心还是怪钱袋 

  中国的情况与西方不同,总体而言并不存在高杠杆率问题,尤其是家庭部门没有太多债务。这就是当中国扩张流动性时全球如此瞩目的原因。中国拥有将流动性转化为需求的潜力。然而,中国家庭部门跟政府部门、企业部门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妨碍了流动性向有效需求转化。 

  中国当前的流动性来源于高额贸易顺差。由于中国央行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发行央票以对冲贸易盈余,目前,流动性都集中在银行体系当中,而银行以接受贴现票据的形式,将部分资金贷给国有企业。由于以这种形式获得的贷款利率都相当低,国有企业可以将资金存起来而不用担心成本,甚至有时候还小有获利。这在会计上会导致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 

  然而,这样的贷款在短期内不会转化为需求。大部分企业,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企业都面临产能过剩。例如,钢铁企业大约有30%的产能过剩;造船业面临大量违约订单,如果不是大多数,至少许多家造船厂将面临破产风险。中国的供给方产能大量过剩,积压了太多库存,如果银行借款援助它们继续生产,只能让它们越陷越深。增加贷款并不能推动经济复苏。 

  对政府项目放贷可以增加有效需求。财政刺激项目具有乘数效应,银行贷款可以放大这一效果。今年,中国政府编制了近1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预算赤字(约占2009年GDP的3%)。这一刺激政策将稳定经济,但不会推动其重返高速增长状态。 

  中国经济疲软的根源,在于出口下滑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前者是全球信贷泡沫破裂的必然结果。全球化使得生产活动从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各国央行容忍资产泡沫的存在,使得西方消费者能够享有资产泡沫带来的好处,维持既往的生活方式,而无视工资状况能否支持这样的消费水平。随着泡沫的破裂,他们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的需求,也减少至与其工资水平相匹配的程度。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在许多城市,每平方米均价约等于或高于月平均工资的3倍,而建筑开工总量相当于目前房屋存量的三分之一。高房价和高建筑量并存的现象,必将不可持续。2008年前那种强劲的购房需求只是一个泡沫现象,原因在于消费者预计房价将进一步走高,试图赶在房价高不可及之前,及早买房、锁定风险。 

  为了解决需求疲软问题,中国政府必须刺激居民消费,以抵销出口下滑带来的影响;降低房地产购买成本,以消化眼下的存量房屋。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便不能重现高速增长。信心并不是中国家庭消费相对疲软的原因,事实上,收入低、财富积累少,才是真正的肇因。最迅速的解决办法是,政府将持有的上市国企股份分配给民众。这对消费而言,必将产生一个强大的短期效应。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企业经营利润提高、股票增值,消费者的有效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支撑,带动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