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俞新天:对扩大台湾国际空间的思考 | |
http://www.CRNTT.com 2009-03-18 00:21:27 |
扩大台湾国际空间的优先顺序 正如前文所述,扩大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粗略分为十大类,每一类中又有许多细项;因此我们应当确定优先顺序,分清轻重缓急,逐渐推进,积累经验。两岸自2008年5月以来的对话与合作证明,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是成功的途径,把它运用于扩大国际空间问题,也是可行的。严格地说,扩大台湾国际空间的任何问题,都不仅关系两岸,而且牵涉国际;但是有些问题牵涉的外国较少,有些较多,那么牵涉少的就比较容易。在扩大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上也有专业类、经济类和政治类,那么先从较不敏感的专业、经济入手,也比较容易。在参加地区合作还是全球多边组织中,自然是前者相对容易。根据这样的思路,笔者将目前优先考虑的问题大约排列和分析如下。 第一,在两岸都已加入的国际组织中加强双方的合作,适当提升台湾参与者的层级。此次APEC会议台湾派出连战参加,提升了层级,两岸同意,国际欢迎,即成功案例。连战于2005年勇敢地访问大陆,对开拓两岸关系功不可没。由此案例可总结出一些原则,以便可持续发展,不使其变成特例。笔者认为至少有三条:台湾已退职领导人;具有经济背景或经济领导经验;反对“台独”支持“九二共识”。第一条与当前两岸不能“互相承认”,但要“互不否认”有关,已退职领导人就比较符合要求。第二条是由APEC组织的性质所要求的。第三条是两岸都能接受、国际也能欢迎的基本条件。有的人过去支持过“台独”,说过错话,做过错事,祇要今天改过,转而支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就应当欢迎。除了APEC,在亚行、WTO、奥组委等,两岸都应以和平发展的思维,加强对话、合作与协调。双方应充分利用这既有平台,创造更多的合作项目,不仅为两岸合作积累经验,而且合作为世界做出贡献。例如在WTO中就应协调立场,共同反对保护主义,抵抗全球金融海啸,维护两岸共同的利益。 第二,在“邦交国”问题上达成默契,双方不以金钱去挖对方的墙角,尽可能维持现状。这样做不但双方都节约对外的资源,用以加强内部建设和改善两岸关系,而且在国际上也树立新的形象,也是为世界做出和平、发展与合作的贡献。但是,建交问题不完全取决于两岸,还涉及外国的意愿。万一有变化,两岸之间应事先通报协商,处理好对方的利益和善后事宜。其实在这个领域内最值得尝试的,是在大陆的邦交国和台湾的“邦交国”内,两岸加强合作。两岸在遇到意外事件、自然灾害时可以合作护侨、撤侨;两岸也可以帮助双方的合资企业更好地开展业务,促进两岸合作的社会、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共同举办故宫文物展,联合的艺术演出等等,共同传播中华文化。大陆的邦交国远多于台湾的“邦交国”,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也可以释出更大的善意,使两岸民众受益。 第三,两岸建立经济合作机制,并通过这个机制使台湾逐渐参与东亚地区合作。在WTO的框架下,两岸签订更紧密的经济贸易合作协定,完全是合法合理的。这实际上参照大陆与香港签订的CEPA,但是台湾方面为了避免与香港混同,特地提出了签订CECA,有的解释为“全面经济合作协定”(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有的解释为“台海经济合作协定”(Cross-the strait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其内容是一致的。两会下一步一定会讨论商议两岸经贸合作的机制性安排,笔者认为,不必求全,可以先在双方最关心、最有共识的领域先达成,以后不断扩充。这将会为两岸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特别在当前美国的金融海啸蔓延至全球的严峻时期,更能促使两岸联手抵御冲击。 笔者更注意的是,签订CECA之后,台湾如何逐渐加入东亚地区合作。在东亚面对金融海啸冲击时,让台湾首先参与金融合作机制如清迈协议等,参与经贸合作讨论,应当是首选。然后可以扩大参与合作的领域如社会文化等,最后再考虑更敏感的政治安全领域。当然也不能机械地看待优先顺序问题,比如在一些紧迫的非传统安全议题上也可以让台湾进入。 两岸签订CECA之后,台湾与东亚国家或其他国家签订FTA或更紧密经贸合作协定,应当没有更多的困难了。可能唯一的障碍是台湾的身份或名义问题。所幸签订类似协定都是WTO框架允许的经济行为,使用WTO内的名义最为顺理成章。如果脱离这点再去寻找别的名义,反而画蛇添足,徒费心力。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