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政治互动及潜在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09-02-02 06:53:20  


2008年11月4日陈云林与江丙坤在台举行会谈成为两岸关系改善的标志。
  中评社北京2月2日讯/新加坡《联合早报网》1月29日刊载丘震海文章“两岸政治互动及潜在风险”,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去年12月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时,提出“两岸可就国家统一前的特殊阶段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使两岸未来政治关系如何探索,成为两岸间热议的话题。两岸间过去以经贸互动为特征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两岸探索政治框架和政治整合的进程已悄悄展开。 

  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在经贸和人员交往领域进展良好,但如何使两岸关系不逆转,则涉及到政治框架;两岸政治框架的探索和确定必须有一个时间期限,那就是马英九在2012年5月卸任之前。两岸政治互动必须以假设马英九不能连任为前提。在未来三年多里,若两岸能确立一个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的法律文本为基本框架,那么不管台湾哪个党派或领导人上台,两岸关系都有望在良性探索的道路上不会逆转。 

  从这个意义上说,两岸官方倡导和推动和平协定的谈判已经时不我待;从更大的框架上看,和平协议不仅要结束敌对状态,而且更须为两岸未来互动提供保证。无论是台湾国际空间还是和平协议,若没有双方均认可的政治框架为基础和前提,不啻将成为“摸着石头过河”而充满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也将使双方在模糊探索的过程中充满猜疑。因此,两岸有识之士现在就应开始探索两岸政治互动的“路线图”。有了“路线图”的概念,两岸在台湾国际空间等一系列议题上的互动,才能遵循其内在逻辑而不致陷入“盲人摸象”的状态。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