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两岸合办大学 金门似可先行

http://www.CRNTT.com   2009-01-04 08:48:25  


金门是两岸民众往来热络的地方,似乎更有优势让两岸合办的大学落足。
  中评社香港1月4日讯/台湾《联合报》今天发表社论“建议两岸合办大学”。文章认为:“让两岸青年在一起读书受教,即是一种‘心通’,在共同的中华文化陶冶下,把青年人的精神凝铸在一起;祛除他们心理上‘大陆/台湾’的障碍,使下一代青年未来有可能共创两岸双赢。”文章内容如下:

        从“金门大学岛”及招收陆生谈起

  著名诗人、金门技术学院讲座教授郑愁予,日前为金门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请命,他希望金门能发展成“大学岛”,吸引台湾和大陆的学生来就读,为两岸教育“接轨”。

  郑愁予在金门高峰论坛上提出的这项倡议,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大学岛”,可将几所大学的分校设在金门,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其二是“两岸教育接轨”,藉由教育和文化,使两岸更趋融合。前者属于技术层面者多,偏重“硬体”,比较容易;后者属于思想认知层面者多,偏重“软体”,困难度高,但价值也大。

  大三通全面开始了,经由人民相互往来,货物互通有无,两岸自然会逐渐减少隔阂,增进情谊;但也有人认为,“三通”毕竟属于外层接触,而且稍嫌缓慢,不如“心通”更直接有效。让两岸青年在一起读书受教,即是一种“心通”,在共同的中华文化陶冶下,把青年人的精神凝铸在一起;祛除他们心理上“大陆/台湾”的障碍,使下一代青年未来有可能共创两岸双赢。

  这是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宏愿”呢?端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认识,以及下多少决心、做多少努力。目前两岸小学、中学和大学,常有互访、学习营和各种竞赛的活动。虽是短短时间的相处,彼此每为对方的聪敏、好学、善良和有礼所心折。临行含泪相拥,别后鱼雁往来。这些事固然很好,还有人要做进一步的事。

  大陆有些教育界人士感觉到,两岸问题也许要三十年、五十年甚至百年才可望解决。这一代的人要给下一代的人提供机会,把他们放在一个比较相同的环境里,譬如学校,让他们相互认识,相互切磋,相互恢宏志士之气,由他们自己决定,未来的两岸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西安交通大学东方学院院长雷原教授,更具体提出“两岸共建中华文化大学设想”的说帖,宗旨是“复兴中华文化,推进两岸关系,构建和谐世界”,学校不谈主义,只谈文化;不谈中国,只谈中华。至于推动方法,他建议“由海协、海基两会领头,两岸企业家积极响应”。

  雷原这个“两岸大学”的构想,正好可与郑愁予“金门大学岛”的建议合并考虑。两岸合设大学,当然愈多效果愈好,但总要先办一所作为“试点”,那么金门技术学院升格,也许就是个机会。原为技术学院教授、现任“监察委员”的周阳山就认为,台湾本岛对招收大陆学生有“反弹声音”,金门的学校恰可开放给大陆学生就读。

  所谓“反弹声音”,就是有人认为,大陆学生来台,一方面占去台湾学生入学名额,另方面也分用了台湾的教育经费。事实上,台湾是大学多,学生少,名额云云应不是问题。至于说分占了教育经费,那更是所见者小。两岸对峙,台湾为了国防安全,每年军购经费动辄以百千亿计。让大陆学生来台读书,从而认识台湾,得与此岸青年和民众同此心、同此理,那是长远的安全保障,是“本小利厚”的“投资”。

  金门县长李炷烽说,他们已调查过,金门有很多中小学校校园都很宽敞,设大学、设分校都不必另建校舍,只要把老师请来就行,这就方便省事多了。

  厦门大学派校长助理、经济系教授庄宗明出席金门高峰论坛,他说:“从小三通到大三通,金门、厦门两门对开应该有新局面,文化及教育交流合作是未来可发展的方向。”

  我们瞩盼设置“两岸大学”,或许第一所“两岸大学”即可在“金门大学岛”上矗立起来。这样的期望,自需两岸朝野共同努力,才能成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