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徐博东:中共对台方针政策发展脉络 | |
http://www.CRNTT.com 2008-12-10 00:32:33 |
(二)“胡四点”——新世纪中共对台工作的新思维、新政策、新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1)在李登辉主政的中后期,台湾当局逐步抛弃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1995年4月,李登辉抛出“李六条”,全面拒绝了“江八点”提出的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诚恳呼吁; 6月,李登辉访美,在康乃尔大学发表演讲,大肆鼓吹“中华民国在台湾”,宣称要“尽全力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把近些年来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推向了最高峰,从而引发了中美关系的倒退和第三次“台海危机”;及至1999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彻底暴露了他的“台独”真面目,再次掀起轩然大波,酿成了第四次“台海危机”,同时也一手破坏了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访台行程。 (2)2000年3月,标举“台独党纲”的民进党在台湾“大选”中以微弱多数胜选,取代国民党成为台湾政坛的执政党。面对岛内政局发生新的变化,中共认为:“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国际上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基本框架是稳固的”,“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然是台湾民意的主流。因此,民进党执政八年来,尽管陈水扁顽固坚持“台独”立场,违背其上台之初的“四不一没有”承诺,悍然提出“一边一国论”,推动“去中国化”、“公投入宪”、“终统”、“正名制宪”、“入联公投”等等,推动“法理台独”,不断挑战“一个中国”,挑衅大陆,制造台海紧张局势,但中共领导人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仍一再重申,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八项主张”不变。 不过,自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一中全会产生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第四代新的领导班子后,面对“台独”势力的猖狂挑衅、两岸关系日趋严峻的新形势,中共对台工作更加灵活务实,更加成熟自信,提出了许多新思维、新政策、新做法,在调整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即“胡四点”):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同胞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这四个“决不”,从战略高度准确地把握了台海局势及其变化,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坚定立场,显示了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真诚愿望,贯穿了“以人为本”、真心实意为台湾民众谋福利的深情厚意,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务实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思路,成为继“江八点”之后在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随后,在3月14日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又以高票通过了酝酿多年的、专门针对台湾问题制定的第一部重要法律——《反分裂国家法》。该法的出台,把党的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提高到法律的层次,具有了更大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开创了“依法遏独”的新阶段。 “胡四点”提出和《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与颁布,及其后所推动实施的一系列配套措施,显示出中共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台工作的新特点:即所谓“软的更软,硬的更硬”;显示出中共新一届领导班子处理台湾问题愈加充满“自信”,而这种“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自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来自于对国际形势和台湾政情、社情的准确把握。其贯彻实施三年来,对指导对台工作、遏制“台独”冒险、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5年4、5月间,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相继对大陆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新的党际交流平台——“国共论坛”建立;面对“台独”的猖狂挑衅,中共采取了“促美遏独”、“联蓝反独”的正确策略,建立起了国际国内“反独遏独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一次次成功地挫败了陈水扁的“台独”冒险,终于通过2008年3月“大选”,把顽固坚持“台独”的民进党赶下了台,实现了台湾政坛的再次政党轮替,拆除了危害台海和平的“火药桶”的引信,“台独”势力遭受重创,促成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转折。 近几年来,面对新的形势,中共还刻意淡化“和平统一”的一贯政策宣示,适时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思维。 早在2005年4月首次“胡连会”后,即共同发表了题为《两岸和平发展愿景》的会谈新闻公报。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