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北约安全观的重构与中国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20-05-04 00:05:05  


 
  五、结语:新版“中国威胁论”是旧思维的延续和民粹主义的变体

  北约峰会闹剧正酣,“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内部报告也在酝酿中。通过一个专门报告设计对华政策对于北约是史无前例的,超出其既往惯例,将中国视为“威胁”更是北约破天荒式地创设的新议题。如果按斯托尔滕贝格的说法,此举在于以“平衡的方式来认知和回应中国带来的挑战”就可以看出这是北约内部两种立场的调和以及为减缓其“脑死亡”进程而酝酿出的政治协调策略。如果欧洲国家自身可以通过相互协调达成一致,那么此次峰会声明甚至北约本身的存在意义都要打上问号。美与西方国家炒作“中国威胁”曾多次重演,此次北约峰会的背景正好扣在其内部严重分裂的历史性节点,旧瓶装新酒,赋予了论调以新的政治意图。用假想来建构“中国威胁”实际上只是一个循环论证的伪命题。

  美国可以通过各种承诺机制来确保延伸威慑的可信度。其中,以本国的国际声望为代价对盟友作出公开口头承诺或签署同盟协议,则是最为基本的承诺方式。⑤从这一视角来看,北约峰会树中国为假想敌,正是美版“中国威胁论”的逻辑延伸。

  北约战略行动纲要会随着国际形势不断更新,也随着不同时期面对的安全威胁而调整行动理念。随着苏东解体、“华约”的消亡,北约的职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应对以往的传统安全到今天更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北约的主体性建构需要一个共同的“威胁感知”,即便把中国作为假想敌,也有利于通过重构其话语权来掩饰“政治失语”。西方学者长期把中俄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比作“东方北约”,用意就在于此。自从十年前北约制定战略计划,至今没有更新,而此次峰会聚焦中国“威胁”,或可以填充新的政治议题和战略清单。北约这份新的战略计划有望于2020年出台。然而,此举未必就能促进成员国的内部凝聚力。有美国学者认为,制定统一的北约对华政策需要较长时间,相对于北约传统对手俄罗斯而言,中国是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北约将会面对一个更为长期的问题。

  即便甩开北约这个平台,美国依然另立一个“北约”来遏制中国并擅自行动。美国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退役上将布雷尔近日在参加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听证会时提出,中国在地区的军力发展和动向可能导致“东亚北约”的出现,暗示美国可以联合东亚地区国家形成类似北约的军事同盟来“防范中国”。北约峰会中各国不愿跟随美国将中国列为最大威胁、慕尼黑安全会议中欧洲方面提出“西方缺失”,都为傲慢的美国敲响了警钟。⑥

  北约内部对中国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或许是对立面,但德、法态度较为暧昧。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为欧洲提供机遇,参与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来,令欧洲国家受益匪浅。由认知分歧而引发的内部争论已经在峰会前持续了数月。认为中国崛起加剧了欧洲分歧的观点,实则是倒因为果的混乱逻辑。北约能否实现团结,问题来源于自身,而不能靠制造外来假想敌,这无异于缘木求鱼。

  中国是国际体系与国际和平的维护者,中国的发展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是机遇而非“威胁”。此次北约峰会的“成果”既不符合全球治理这一大格局下的多边合作精神,也违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不符合各成员国的根本利益,是不明智的庸人自扰之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