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台湾政治生态及其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8-08-02 00:06:35  


 
  然而,今后一个时期国民党面临以下若干方面的挑战:

  一是,如何适应形势需要,调整“失去党产”之后的基层组织经营与选举动员模式。

  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青年对国民党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刻不容缓地着手培养及提拔年轻一代,形成人才梯队。

  三是,如何结合泛蓝阵营的其他政治势力及运用“立法院”之外的抗争形式,提高监督制衡民进党的能力,涉及到符合民众期待、扩大社会支持基础的重要问题。

  上述三个方面都是应对2018年和2020年的两场重要选举的需要。尤其是如何围绕2018年的选举整合全党,推举强有力的候选人,全力辅选助选,力争有所斩获,为2020年“二合一”选举奠定有利的基础。

  面对民进党重新执政以来蔡英文及民进党的执政满意度、政党支持度持续下滑的基本态势,2018年底举行的“九合一”地方选举无疑是国民党重整出发、力争实力提升的重要机遇。

  迄今为止,县市长候选人党内提名已经完成。然而国民党在诸多县市长候选人的党内提名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严重争议、产生尖锐的矛盾,仍然有着潜在的整合问题。倘若党中央未能着手摆平内部争议,任由矛盾逐步加剧,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提名过程所造成的伤害,将难以取得预期的选举结果。另一方面,在遭受民进党倾力清算党产、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势必使国民党中央摆平党内纷争的筹码及手法大幅减少。

  可以认为,一个时期以来台湾内部的形势及环境,客观上明显有利于国民党年底的选情,但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国民党如何把握契机,进行自身内部的有效整合,全力以赴地辅选助选,是至关重要的。

  吴敦义就任党主席之后面临两岸路线的考验,即如何消除党内在两岸政策主张方面的歧异,进一步发挥国民党在两岸关系方面的独特优势。

  从现阶段台湾政治环境看,要维持政党生存与发展,避免“小党化”和“边缘化”,国民党就必须进一步推行政党“本土化”,包括两岸政策主张,换言之,国民党两岸政策“本土化”趋势已是难以阻挡,既要迎合民意,也要引导民意,以巩固和扩大民意基础。如何充分发挥国民党在两岸关系方面的优势,提升“本土化”的宏观思考和引导民意的战略能力,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考验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的政治智慧,否则很有可能步入“台湾主体性”、虚化“一中”的歧路,届时与大陆的矛盾及斗争将逐渐增多。鉴于吴敦义以往所担任职务的缘故,他在两岸政策方面较少有相关的论述,由此就任之后采取“马规吴随”的两岸政策论述似乎是较为稳妥的选择。相较于似乎背负“外省原罪”包袱的马英九,吴敦义凭藉其本土背景及社会基础,以及娴熟的协调能力与圆融的处事风格,能否在“深化九二共识”和“两岸和平制度化”有所作为,值得期待。但是就任以来党内一直存在两岸路线的争议,似乎一定程度影响党内的整合和政党的总体竞争能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