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人物:中史执念 何汉权的唐吉诃德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16-08-14 00:31:40  


 
  上下五千年浩如烟海,近代史时间短影响大,本地史又不断被强调。就算三年必修,每周两节,又当如何分配?何汉权不喜欢“详近略远”的说法,更反对教育局提出古代、近代、本地3:4:3的配比。“中国那么大,香港只是一点”,遑论1840年以前本地几乎没有历史。在他看来,“贵古重今”是正确的做法,讲汉朝的时候可以说说本地的李郑屋邨,唐朝的时候可以提提屯门军港,宋朝可以讲讲陆秀夫抱着南宋小皇帝跳海的宋皇台,如此而已。至于课程分配,中一从商到唐,中二从宋到明,中三从清到改革开放,刚刚好,若香港史30%,“还嫌不够港独”?

  回归多年,“港独”声音越拉越大,国民认同有退无进,多人不得其解。何汉权拿出那把100年的尺子,叹19年太短——英语还是世界通用语言,自由民主还是普世价值,文化渗透深入骨髓,所谓批判,批判的不是西方,而是中国。此刻立法会换届,本土派进入议会在望,何汉权却说,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不是选举,是培养中小学的身份认同。尽管他知道,中央十分在意选举结果,但首先,要让学生堂堂正正当中国人。

  香港心、中国情和世界观

  历史云波诡谲,充满魅力,不代表历史课充满魅力。恢复中国历史科的必修地位难,学生听得进去更难。从1840到1997,香港与内地有不同的历史记忆,国家在受难,香港却恰恰由于割让给英国,免于历次政治运动,成为璀璨的东方之珠。理解中间的复杂和对立,难上加难。

  何汉权说,历史教育要摆事实、讲道理、说感受、明思辨、向前看。有学生不信南京大屠杀是真的,有学生不信抗日战争军民牺牲了3000万,他拿出双方的史料对照,所谓“无证不信、孤证不立”,你说没有这回事,那么我们就摆事实、看证据。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何汉权带着学生去日本靖国神社。有学生问,为什么中国政府不准日本首相参拜?他和学生“讲道理”:日本有个磨刀会,1934年至1945年间磨了1000多把刀,配给高级军官和将领,去夺中国人性命。该会现在还在运作,第五任理事长就是供奉在靖国神社的东条英机。学生听了说,那中国是不应该让拜。

  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还是贸易战争?这要明思辨。他以法国侵略越南作为比较,为什么法国最终会输呢?说到底越南是越南的,不是法国的地方。同理,香港是中国的地方,英国人非要来做生意,中国人不同意,就应该用坚船利炮打开大门吗?

  新中国建立前三十年如何处理?英国统治之下香港的成就如何理解?他说,要看到英治好得一面,也看到专制的一面。同样,国家经历的灾难就是灾难,香港不应幸灾乐祸,要看到两者的血脉相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