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两岸关系未来四年怎么办

http://www.CRNTT.com   2016-07-30 00:49:26  


 
  蔡英文在两岸上继续往前的可能性不大  两岸僵持状态不易打破

  “国下民上”使未来四年的两岸关系极为复杂,蔡英文的两岸政策选择成为影响两岸关系走向的主要变量。

  (一)蔡的两岸态度略有调整

  一是不正面否定大陆的说法。这是从蔡2015年初宣布参选就开始的,包括不对大陆领导人口出恶言,不再像以前一样明确说“九二共识”不存在等,避免恶化氛围。未来民进党会尽量避免与大陆的直接冲突。二是向大陆的立场有所靠拢。蔡就职演说从“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进展到“中华民国宪法”,后者是“一中宪法”;提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该法以“一国两区”定位两岸,明确讲是“规范统一前两岸人民的往来”;重申尊重1992年会谈、达成若干共同认知与谅解的历史事实;东海、南海问题没有放弃“立场”,并特别提及“有责任捍卫中华民国的主权与领土”等。蔡的上述做法避免了两岸的直接摊牌,有利其“稳两岸”的目标,且理论上为两岸再进一步留有空间。

  (二)蔡在核心问题上采模糊敷衍做法

  蔡在就职演讲中提出“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隐含“一中”等大陆需要内涵的概念,却不明确里面的内涵。在蔡看来,大陆的坚持很明确,“独派”、蔡自身的主张与大陆的想法天差地别,蔡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有效的做法就是模糊,留待外界从各自的立场去解读。因此,“立法院长”苏嘉全对于蔡是否承认“九二共识”的提问称,“这个各自解读吧”。“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对蔡是否“变相承认九二共识”,也称“无需过度延伸”。

  蔡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法律人擅长用程序处理难题,在程序中找对手漏洞,偷换模糊概念以混淆实质问题,给自己留后退空间的典型做法。这亦符合蔡作为经贸谈判高手“绝不轻易让谈判破局、避免一开始就出现零和局面”的思维。

  (三)蔡在“一中”上往前的可能性很小

  一是蔡在“一中”上受到的压力不足。蔡和民进党认为,岛内大部分人都认为“两岸你是你、我是我”,国民党的做法也是回避“一中”,美国人亦不会施压民进党去接受“一中”和“九二共识”。二是蔡的执政思维是“重内政、轻两岸”,在两岸上但求稳定,并不指望有大的所得。蔡认为,以民共分歧和矛盾,基本教义派的掣肘,自己不可能在两岸上有作为,自己也不可能去满足大陆的要求,所以只求表面敷衍住大陆、不让两岸摊牌即可,自己再腾出手搞内政、追杀国民党,实现最大的目标即4年后连任,这比什么都现实。

  所以,大陆很难指望民进党承认“一中”,蔡只会用隐含“一中”的模糊概念搪塞大陆。即使蔡在大陆压力下再往前一步,她也是提出另一个模糊但可能隐含大陆需要内涵的概念,不可能点出其“一中”内涵。如果这样,两岸关系就不易在“520”后的僵持状态下再进一步,原有两岸两会、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协商机制都很难维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